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事务 > 经贸摩擦应对
经贸摩擦预警信息快报(88期)
文章来源:厦门市贸促会 作者:贸促会信息部&商会秘书处 发布时间:2017-04-05 分享到:
59.2K

 

欧日期待在年内达成自贸协定
《政客》3月22日报道。日本首相安倍周二访问布鲁塞尔,欧盟与日本面临今年底达成自贸协定的压力。与欧加协定类似,欧盟与日本还在平行推进战略伙伴协定,包括安全、核不扩散、法治、人权等系列问题。欧日自贸谈判自2013年启动,已经数次面临难以推进的局面,日本坚守农业开放问题,同时双方还在数据转移、公共采购等问题上存有分歧。日本驻欧盟大使表示,安倍对年内达成自贸协定的态度是认真的,双方至少可原则达成协议。欧委会官员表示原则达成协议意味着政治协定,实质认可协定90%的内容。日本分析人士表示,伴随TPP谈判日本国内已经对农业改革形成初步社会共识。
 
我国服务机器人市场未来将呈三大趋势
日前,产业研究机构易观国际发布报告称,2016年,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达72.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4.6%,预计未来3年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将持续增长,2019年规模有望接近152亿元。易观国际表示,人口红利渐失、劳动力成本上升是促使服务机器人在多个行业替代传统人工的根本动力,目前服务机器人已经被应用于家政、医疗、物流、农业、金融等多个行业,并正在改变原有的产业模式。此外,国家出台的《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等政策也给予服务机器人市场强有力的支持。易观国际认为,未来几年,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将出现如下3个趋势:一是服务机器人将进一步向诸多行业渗透,在更多领域、更大程度上替代人工。二是服务机器人将朝着系列化方向发展。随着人工智能技术进步、芯片等硬件成本下降,更多种类的服务机器人将被投放市场,服务机器人产品将朝着系列化方向发展,逐渐形成较为完整的产品矩阵,体验也将大幅改善。三是未来服务机器人将更加自主化和智能化。服务机器人将进入自主分析、判断、决策阶段,同时机器人平台将兴起,机器人作为平台接入第三方应用,形成机器人生态圈。此外,未来的高智能机器人也将被赋予更多功能,“机器人管家”有望变为现实。
 
我国低端制造业发展内忧外患愈加严重
当前,随着环保成本的加剧,我国低端制造业均面临着难以逆转的生产成本增加、劳动力资本上升压力,加上人民币汇率的坚挺使出口价格优势减弱,内忧外患愈发严重。以家具为例,2016年,我国家具出口额同比下降9.38%,为7年来首次下降,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人民币汇率的上升和生产成本的增加使得国内家具价格优势减弱。自2014年以来,国内公路物流运输费用节节升高,家具行业的物流成本提高了30%~50%。同时2016年的木材价格也在持续上涨,海绵价格在去年9月份的涨幅甚至到达70%,直接带动了家具成品价普遍上调。生产成本增加导致利润率降低,2016年家具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的主营业务成本为7267.27亿元,同比增长580.95亿元,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从2015年的84.81元增至84.90元,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则从6.32%降至6.28%。不仅如此,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也切割了部分中国的份额,尽管侵蚀速度缓慢但占领市场的势头已开始显现。此外,贸易摩擦加剧也给家具出口带来压力,据中国家具协会统计,2016年,欧美国家对我国家具实施反倾销案件5起、消费者警告案件134起、自愿性召回案件22起,比2015年均有增加。面对如此困境,我国低端制造主要有三个主要的转型出路:一是走出去,到低成本地区开厂;二是提高行业集中度,大批中小企业合并为几个大的龙头企业或行业财团,通过规模经济压缩成本,在中高低多个产业链端配置要素资源;三是高端化,比如走定制化路线,提高设计服务水平,通过高附加值来保持利润,打造品牌。
 
澳大利亚成为首个获取中国冰鲜牛肉进口准入国家
    《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3月27日报道:澳国家农民联合会称,随着李克强总理此次访问澳大利亚期间,双方政府就进一步开放市场准入的协议,澳大利亚对中国的红肉年均出口额将很快再次达到10亿澳元。中国国家总理李克强3月24日表示,中国将从澳大利亚进口价值4亿澳币的冰鲜牛肉。澳国家农民联合会主席西姆森表示:“这是备受欢迎的好消息,中国消费者对高质量红肉需求日益增长, 澳畜牧业生产商有信心继续满足中国消费者需求。”
     澳大利亚总理特恩布尔称此举为中澳自贸协定揭开新篇章。他指出,“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获取冰鲜牛肉中国市场准入的国家”。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国家安全学院院长:中澳经贸关系不会影响澳对中国外交政策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国家安全学院院长Rory Medcalf在3月27日发表的《中国经济杠杆:直觉与现实》中指出,鉴于澳大利亚自身的政治利益、优势以及中澳多元化经贸合作结构,更加紧密的中澳经贸关系并不会使澳在政治、外交政策上受制于中国。
    李克强总理刚刚结束对澳大利亚正式访问。澳大利亚对李克强总理表达进一步密切中澳双边经贸合作表示欢迎,但同时也担忧出口在澳经济发展占较大比重,中国会利用经济手段影响澳外交和政治政策等。
    Rory Medcalf教授指出,首先与亚洲和欧洲其他国家(如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德国)相比,澳大利亚贸易在其国民经济总值(GDP)比例不高,仅为20%。而,韩国、德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这一比例高达46%、47%、71%和176%。其次,澳大利亚对中国出口主要集中在有限的几个领域,如铁矿石、黄金、煤炭和羊毛。其中铁矿石出口量就占货物出口总量的一半,金矿、煤炭、羊毛共占15%。而且,中国对澳铁矿石进口有较大依赖性。
综上,客观事实分析显示,中国对澳大利亚影响力有限,澳大利亚仍可保持其政策的灵活性和独立性。
 
巴西总统对中国重开肉类产品市场表示欢迎
据巴西《经济价值报》3月26日报道,巴西总统特梅尔在25日的官方公报中确认,中国政府已重新放开对巴肉类产品的进口,这反映出对巴农牧产品安全体系的信心,也体现了巴政府相关澄清工作的成效。公报称“中国是巴动物蛋白产品最重要的市场,是巴鸡肉的第二大进口市场和猪肉的第三大进口市场。在巴政府进行解释后,中国政府重新开放市场的做法说明中国相信巴西生产系统能够为巴民众提供食品安全。同时,我们销往中国的产品也具有等同于巴国内市场产品的质量。” “我们感谢习近平主席领导的政府对该问题的姿态”,“中巴合作产生了很多成果,随着双边关系的进一步巩固,我们相信将获得更多收益。我们相信其他国家将效仿中国的做法。”
巴西动物蛋白协会常务主席弗兰西斯科·图拉对中国政府的决定以及巴西政府和业界的共同努力表示赞赏,并认为“巴西政府的快速行动是使该问题得以迅速解决的决定因素。”
 
欧盟考虑严格审查来自中国的企业并购
德新社3月27日报道,面对中国投资者在德国、法国、意大利的企业并购,德国经济部长齐普里斯(Brigitte Zypies)与法国、意大利经济部长共同致信欧盟,要求加大对中国投资者的企业并购业务的否决权。根据德国外贸法,政府有权禁止涉及军事和安全技术的来自外国的企业并购。德国经济部在一份文件中指出,去年中国投资者在德进行企业并购增多,可能是受中国政府的影响和资金支持。
负责增长和投资的欧盟委员会副主席卡泰宁(Jyrki Katainen)委员表示支持严格审查受中国政府支持的企业并购,以保证公平竞争,确保来自第三国投资者在欧盟内不能用国家补贴的形式从事企业并购。
 
中国将继续开放服务业外资准入
3月25日,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在博鳌亚洲论坛发表主旨演讲表示,将大力优化外商投资环境,进一步放宽服务业等外商投资准入,支持外商投资企业在国内上市、发债等。他指出,预计未来五年,中国将进口8万亿美元商品,吸收6000亿美元外来投资,对外投资总额将达到7500亿美元,并将进一步放宽服务业、制造业、采矿业外商投资准入,支持外商投资企业在国内上市、发债,在资质许可、标准制定、政府采购、享受《中国制造2025》政策等方面,对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中国将全面实施清单管理制度,继续减税降费,为企业减轻负担,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高标准高水平建设上海等11个自贸试验区,全面推广成熟经验;加强产权保护,促进公平竞争,让中国市场更加透明、更加规范、更有吸引力。对于未来中国经济,张高丽强调,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经济发展动力都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但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史上最激烈:美欧日与中国就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对峙”  
在近日举行的WTO争端解决机构例会上,美国和欧盟联合指责中国此前提出的就美国和欧盟与价格比较方法有关的措施案(DS515、DS516)(即是否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成立专家组申请的做法。
3月9日,中国向WTO提出的成立专家组的申请,中方认为欧盟将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做法违反了《反倾销措施协定》第2.1条和第2.2条,以及《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1.1条和第6.1条。中方在成立专家组的申请中还指出,欧盟第2016/1036号条例“不正当地要求欧盟调查机关在计算正常价值时拒绝使用中国的市场价格和成本,而倾向于使用第三国的价格和成本”,这违反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6.1条和《反倾销措施协定》第2.1条和第2.2条,因为该条例并未要求欧盟满足《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6.1条补充条款规定的条件。
对此,美、欧、日在WTO例会上展开了言辞激烈的讨论。美国认为“中方在首次提出专家组的申请文件中提出的主张是‘脱离现实和缺乏法律效力’的”……在关于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上,美国表示,只要事实证明中国仍然是非市场经济体,就可以使用非市场化的方法,并指出美国有一个“六要素”的评估法,以确定一国是否符合市场经济的条件。美国的观点认为,在针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中可以继续适用非市场经济方法,并指出了中国加入议定书第15条以外的一系列WTO条款,并围绕这一问题进行了很激烈的法律辩论。根据美国的说法,WTO成员可能会由于《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6.1.(b)条的规定忽视国内的市场数据。同时,美国还在此次会议上表示,中国不能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来改变WTO成员的权利。美国称,在该问题上中国有两种选择:(1)证明中国是基于美欧法律要求的事实和条件的市场经济体;(2)基于中国入世承诺所做的改革。此外,来自日内瓦的消息称,日本在此次会议上发言表示支持美国和欧盟,认为WTO规则和中国的入世议定书不能阻止其他WTO成员使用不依赖于与中国国内价格进行比较的方法。
此外,欧盟和美国还指责中国试图将欧盟关于修改反倾销方法的提案诉至WTO争端解决机制。欧盟指责中国在其对反倾销法的修改进行国内立法程序之时向WTO提起投诉,欧盟在会议上表示,中方关于成立专家组的申请是“不必要,且毫无意义的”,是对“欧盟正在进行的国内立法进程”的攻击,并据此得出结论认为,中国的目标其实是试图干涉欧盟的内部立法进程,并认为这是所有WTO成员都应该予以严重关切的问题。据此,欧盟认为,已经向中国解释了这种做法不符合《关于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的谅解》,并“构成了对欧盟正当程序权利的严重攻击”。
日内瓦消息称,中方对上述指责作出回应称,中方的磋商申请诉求“也涉及对上述措施的任何修改、替代或修正案,以及任何密切关联的后续措施”。磋商请求中有一处脚注指出,中方意识到涉案措施“涉及潜在修订的两个立法程序”。欧盟委员会正在努力更新其反倾销法律,以便允许使用国内市场以外的数据来确定正常价值,并用于计算反倾销税,该情形只有当申请人能够证明恰当使用来自国外的数据后能够证明与此次调查相关的经济部门发生了市场扭曲。
日内瓦消息显示,如果欧盟在WTO争端解决之前改变其法律,中国可以选择继续该案件程序,并根据新的欧盟法规寻求批准报复或提交新的投诉。
 
【案件】商务部对进口甲基异丁基(甲)酮进行反倾销调查
3月27日,商务部对原产于韩国、日本和南非的进口甲基异丁基(甲)酮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商务部于2017年2月9日收到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和宁波镇洋化工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称申请人)代表国内甲基异丁基(甲)酮产业正式提交的反倾销调查申请,申请人请求对原产于韩国、日本和南非的进口甲基异丁基(甲)酮进行反倾销调查。根据申请人提供的证据和商务部的初步审查,申请人及支持该申请的国内企业的甲基异丁基(甲)酮产量在2013年、2014年、2015年和2016年1至9月占同期中国同类产品总产量的比例均超过50%,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第十一条和第十三条有关国内产业提出反倾销调查申请的规定。申请书主张,原产于韩国、日本和南非的甲基异丁基(甲)酮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向中国出口销售。申请人依据合理获得的证据和信息,在申请书中以韩国、日本和南非申请调查产品在其国内市场销售价格作为确定韩国、日本和南非甲基异丁基(甲)酮正常价值的基础,以申请调查产品进口至中国的海关统计价格作为确定出口价格的基础,在对影响价格可比性的各种因素进行调整后,主张申请调查产品存在较大幅度的倾销。申请书同时主张,受韩国、日本和南非产品进口冲击,国内产业产量、销售数量、销售收入、市场份额、开工率、就业人数、人均工资等指标均呈恶化趋势。销售利润率和投资收益率长期为负值,亏损严重,国内产业遭受了实质损害,且申请调查产品的倾销与国内产业实质损害存在因果关系。商务部决定自2017年3月27日起对原产于韩国、日本和南非的进口甲基异丁基(甲)酮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倾销调查期为2015年10月1日至2016年9月30日,产业损害调查期为2013年1月1日至2016年9月30日。
 
国家标准全文公开系统上线
    316日,“国家标准全文公开系统”正式上线运行,企业和公众可以免费查阅或下载相关标准。国家标准委有关负责人告诉本报,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从3月16日18时到3月23日24时,访问人数582307人,浏览量4107213;标准在线阅读107404次,下载53664次。预计到2020年,将基本实现国家标准全部免费公开。
  收录3467项强制性国标
  2017年2月,国务院标准化协调推进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印发《推进国家标准公开工作实施方案》,随后,国家标准委立即着手公开系统的软件研发,抓紧开展国家标准文本数据的梳理、汇集、加工工作。
  根据该实施方案,国家标准公开工作分两阶段:到2018年底前,对现有的3万余项国家标准进行分析评估和甄别梳理,完成所有我国自主制定(非采标)的国家标准的免费公开;到2020年底前,重点推进采标的推荐性国家标准免费公开,在遵守国际(国外)标准组织版权政策前提下,及时公开相关国家标准。
  据介绍,打开国家标准委网站上链接的公开系统,可以看到在强制性国家标准栏目中有“本系统收录现行有效强制性国家标准3467项”的提示。在推荐性国家标准的栏目中有“本系统收录现行有效推荐性国家标准6123项”的提示。
  公开标准惠及百姓生活
  按照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的要求,标准公开工作涉及由政府主导制定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因此,实施方案除了主要针对国家标准公开工作做出了部署外,也对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公开工作提出相应要求。
  免费公开国家标准,其主要考虑是什么?对百姓生活又能带来哪些实惠?
  国家标准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从政府的角度看,国家标准免费公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水平,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具体措施;从企业的角度看,国家标准免费公开有利于便捷查阅标准,有利于促进企业研制和运用先进标准进行生产,从而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从消费者角度看,国家标准免费公开可以使社会公众更加便捷地获取标准、了解标准、引导消费,消费者可以通过标准了解产品技术指标,选购优质产品,享受优质服务,还可以对不符合标准的产品进行监督,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兼顾版权保护与免费公开
  国家标准都有版权。为了进一步满足公众对国家标准信息的需求,标准信息在网站公开,那么,版权问题如何处置呢?
  对此,国家标准委有关负责人对本报解释道,标准免费公开与版权保护并不矛盾,国家标准免费公开是版权所有者为了向社会提供更好、更方便的标准服务,是对标准发表权和财产权益采取的一种处置措施,标准版权所有者仍然享有出版发行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等其他权利。
此外,推荐性国家标准免费公开之所以采用“在线阅读”方式,主要是考虑标准版权保护方面的要求,若对标准随意进行复制和传播,可能造成标准内容的篡改,影响标准的准确性、严肃性和权威性。国家标准的出版发行、网络传播、汇编、翻译等仍应获得版权所有者的授权。
 
 
 
                                                                          厦门贸促会法律事务部,咨询电话:2270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