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贸促会的工作要求,海损理算处上海中心对上海部分物流企业目前的状况,通过电话、微信交流等对企业作了些调查,并对有些企业提出的问题从法律上作了解答和提出了些建议,现报告如下:
一、概况
由于这次新冠肺炎的肆虐,全国经济运行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奋力抗疫,共度时艰。包括武汉、上海等地都实施了一级防控,封城封路,外防扩散,内防感染,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管控。但是相应的措施也使交通运输受到了阻隔。企业原料进不来,生产产品出不去,反过来又影响物流的业务量;人员流动受阻,该到岗的到不了位,该到现场的去不了,造成人力资源浪费;运输成本不降反升,企业压力很大。物流企业期盼疫情早日结束,但是比较乐观的估计也要到四月底,因此整个周期约一个季度。而外贸进出口更难预料,因为国外的疫情目前还在爆发期,相应的严防措施好多还没有跟上,甚至主观意识上对新冠肺炎的严重性还没有充分认识,外贸运输的受阻可能比内贸运输影响的周期更长。
二、相关实例和困境
我们听取了几家物流企业受疫情影响的情况,确实感到物流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私企民企,困难重重。我们可以看一些实例,分析目前物流企业碰到的问题:
1、大件运输受阻严重。一家大件运输的物流企业,以往在同业中一直是做得比较好的。他们的反映是,“作为服务行业,我们所有的生产经营需要依靠制造业,目前制造业还未完全正常,导致无货可运的现象。过年至今公司还未操作过业务”。
2、公司租用的船舶受疫情的影响压力很大。2020年1月19日,公司期组的船舶在福建装载货物以后,原计划过完年(正月初五)在张家港卸货。受疫情影响,码头在2月10日前不操作内贸货物。同时,接运车辆无法安排人员及运输工具抵达码头。船舶2月21日才完成卸货。造成企业损失巨大。这样的情况还不是特例,业内很多船舶都遇到这样的问题。
3、大型设备的多式联运。设备运输特别是大型设备的多式联运,往往需要许多运输企业合作,才能完成一件设备的运输流程。只要其中一个环节无法正常运作,其他环节就无法启动。公司年前与上海福伊特签订的河南天池项目以及浙江安吉的项目,就是因为武汉以及杭州疫情重大,在当地的运输环节中断,造成设备无法起运的情况。
4、涉外运输方面,一家物流公司自2月10号至今所遇到的几个具体案例:
(1)迪拜项目。询价集装箱主要船公司,因受疫情影响,生产没有完全复工,货源不足,且初期经中国港口出口至国外港口靠泊,处理程序上复杂化,导致上海--迪拜集装箱船期减少,海运费增加。随着国内疫情被控好转,开始全面复工后,海运费及船期应该逐渐回归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