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9326.1亿元!
文章来源:厦门市贸促会 作者:贸促会信息部&商会秘书处 发布时间:2024-01-17 分享到:
59.2K

 

2024年

厦门市实现进出口9326.1亿元

与2023年基本持平

其中出口表现亮眼

累计出口4980.1亿元

增长11.3%

其中

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51.1% 表现亮眼

拉动我市外贸发展的新动能

17日上午,我市举办2024年厦门市外贸进出口情况新闻发布会。厦门海关党委书记、关长朱光耀,厦门海关党委委员、副关长赵震云,厦门海关党委委员、副关长兰磊,厦门海关党委委员、缉私局局长杨曦介绍2024年厦门市外贸数据、亮点及有关情况。厦门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上官军主持。 

 

厦门海关党委书记、关长朱光耀

通报2024年度厦门海关

服务福建省及厦门市进出口贸易情况

 

2024年度厦门海关服务福建省及厦门市进出口贸易情况

2024年,厦门海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海关总署党委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立足“山、海、亚、侨、特、台”特点,全力推进智慧海关建设和“智关强国”行动,全力服务全市、全省、全国外贸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守国门、促发展,当好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国门卫士。

 

 

 

2024年,福建省货物贸易稳中向好,进出口总值1.99万亿元、增长0.8%,规模居全国第7位,呈现出“两增三新”特点,即对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保持增长、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外贸比重增加,外贸企业数量创新高、优势产品出口呈现新气象、新兴市场焕发新活力。

 

 

 

 

2024年,厦门市实现进出口9326.1亿元,与2023年基本持平,其中出口表现亮眼,累计出口4980.1亿元、增长11.3%。具体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一.各类贸易方式稳步发展,新型业态蓄势聚能

2024年,厦门市一般贸易进出口6878.3亿元、占进出口总值的73.8%,保税物流进出口1267.5亿元、占13.6%。加工贸易进出口1150.6亿元、增长12.2%。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51.1%,市场采购出口增长1.3倍,新业态跑出了“加速度”。

二.三大贸易主力争相并进,高级认证企业数量创新高

 

2024年,厦门市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数量达1.51万家、增长6.8%;其中民营企业进出口4565.9亿元、增长5.8%、占进出口总值49%;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2212.3亿元、增长12.1%、占23.7%,自2023年12月以来连续13个月正增长;国有企业进出口2545.9亿元、占27.3%。AEO企业数量从2023年底的75家增至140家、增长86.7%,总量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

三.传统贸易伙伴巩固发展,新兴市场增势显著

2024年,厦门市贸易伙伴遍布五大洲239个国家和地区。东盟、美国、欧盟是前三大贸易伙伴,占进出口总值46.5%,对美英等传统贸易伙伴进出口回暖向好,呈现两位数增长。同时,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占半壁江山,对RCEP成员国、金砖国家占比提升至三成和一成以上,对墨西哥、土耳其、智利进出口分别增长18.4%、24.4%、9.2%,开拓新兴市场成效显著。

四.三大开放平台提质增效,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2024年,厦门自贸片区“关税政策智能服务”等5项创新成果获评“全国首创”,“关港航贸一体化发展新模式”等2个案例入选福建自贸区年度创新案例。综保区进出口1965.5亿元、占全省总值的90%,保税仓库、出口监管仓库进出口合计398.3亿元、增长1.8%。象屿综保区获批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开发利用和质量效益指标分别居全国第1位、第3位。口岸发展持续推动,提前谋划厦门新机场通关流程和业务布局,指导五通客运码头通过省级验收,推动元翔、邮轮中心2个快递类监管作业场所新增作业资质,推动海沧海隆码头、国际邮轮中心码头、厦门海沧进境粮食指定监管场地等3个指定监管场地扩容增项,推动海翔码头进境水果、冰鲜水产品2个指定监管场地获批建设。

 

五.进出口商品百花齐放,竞争优势持续巩固

2024年,厦门市进出口商品种类达6109个,比上年增加49个。具体来看,出口机电产品2507亿元、增长12.1%;出口劳密产品1149.9亿元、增长4.1%;出口农产品185.7亿元、增长7.1%,上述3者合计占厦门市出口总值的77.2%。特别是,出口钨品排名全国第1,出口10座以上客车、花岗岩石材均排名全国第2。


同期,进口机电产品953亿元,进口金属矿砂887亿元,进口农产品780.8亿元,进口煤炭石油等能源产品520.6亿元,上述4者合计占厦门市进口总值的72.3%,其中进口煤炭、大麦、高粱、啤酒均排名全国首位,进口航空器零部件、燕窝排名全国第2。

六.进出口业务扩量增长,口岸枢纽作用充分发挥

2024年,厦门市进出口报关单271.5万张、增长10.5%;进出境飞机2.8万架次、增长43.5%,进出境船舶1.57万艘次、增长18%,进出境旅客508.7万人次、增长56%;进出口货物总量7345.7万吨、增长24.6%,进出口集装箱标箱647.3万个,与上年基本持平。这些指标,体现了厦门市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成效。

七.五大物流通道持续畅通,贸易便利化不断提升

海运航线密集。厦门市集装箱班轮航线累计145条,连接49个国家(地区)152个港口。空运航路通达。高崎机场客运航线达28条、货运航线达19条,覆盖25个国家(地区),39个城市。

陆运线路畅通。与广州、深圳、香港等重点交通枢纽城市开通陆路转关业务,2024年7月启动闽粤港“跨境一锁”快速通关模式,累计监管货值48.3亿元、惠及3000余家企业。


进出邮路增加。2024年,新增跨境电商包机航线至12条。目前,厦门市已实现26个国家(地区)直封邮路、220个国家(地区)互封邮路。


中欧班列辐射广。拥有中欧、中亚、中俄3条班列通道、9条班列线路,辐射台湾地区及越南、韩国、日本等国家,目的地包括波兰、德国、俄罗斯、白俄罗斯等国家,实现“海丝”“陆丝”的无缝衔接。

会上

这些备受关注的问题

有答案了

问:刚才,朱光耀关长提到了“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51.1%,新业态跑出了‘加速度’”。请问厦门海关在支持跨境电商发展方面还将出台哪些举措?

厦门海关副关长 兰磊:近年来,我市跨境电商发展迅猛,已经成为拉动外贸发展的新动能。2024年,厦门海关推出了10条措施支持跨境电商新业态发展,全年监管厦门市企业通过跨境电商监管平台进出口357.8亿元,占进出口总额比重较去年同期上升1.3个百分点,达到了3.8%;其中出口大幅增长53.5%,拉动厦门市出口增长2.8个百分点。

 

2025年,我们将重点抓好5项工作持续推动跨境电商健康发展。

一是开展跨境电商“先查验、后装运”试点。减少货物重复装卸作业,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


二是开展跨境电商零售出口跨关区退货试点。退货商品不再受不同关区之间的限制,让跨境商品“出得去”、“退得回”。


三是取消海外仓企业备案,取消出口收款单,为电商企业进一步松绑减负。


四是实施分类分级管理,开展跨境电商出口关企协同共治,让守法企业通得更快。


 

五是试点开展“现场体验、线上下单、急速配送”跨境电商新零售模式,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买到物优价廉的进口商品,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厦门跨境电商的数据增长表明

厦门的跨境电商氛围总体上较为浓厚

且近年来得到了显著的发展和提升

政策支持与基础设施建设、

产业聚集与生态链完善、

物流与运输优势等极具优势

因此中国(厦门)国际跨境电商展

(简称“中跨展”)的发展

 

也随着厦门跨境电商数据的增长逐步提升

问:2024年,厦门海关在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贸易便利化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哪些成效?

厦门海关关长 朱光耀:厦门海关高度重视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工作,2024年,我们配合厦门市连续第3年实施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相关做法入选国家发改委“全国十大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案例”。相关成效主要集中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提升通关效率。压缩检疫审批时长,冰鲜水产品的审批时限由20个工作日压缩至3个工作日,动植物及其产品的审批时限由20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加快水产品通关速度,实施“附条件提离”措施,进口水产品取样后即可提离,帮助企业提前1~2天配送运输。开通检测专用通道,水产品平均检测时长从6.9天压缩至2.5天。推广减免税快速审核模式,新型显示器件、集成电路减免税办理从10个工作日压缩至半个工作日。

二是提升改革成效。与香港海关开展“跨境一锁”合作,实现香港至厦门快件货物在粤港公路口岸“不换车、不换锁”自动快速验放,压减约28%的物流成本和30%的通关时长。建成清关点6个,累计监管快件货物21.12万件、48.3亿元。深化“真空包装高新技术货物查验模式”改革,对不宜在普通环境下拆箱查验的进口货物,调整至目的地海关执行查验。

三是提升监管效能。优化进口石材检验模式,降低集装箱装运石材抽查比例66%,压缩通关时长25%,叠加运用“卸船分流”,累计为企业节约货物吊装、滞港等费用4300余万元。试点开展进口铜精矿转场检验,海沧、东渡口岸进口铜精矿转场至龙岩紫金监管场所检验,节约口岸通关时间3~4天。深化属地查检改革,对出口竹木草制品等通过远程视频开展检验作业,实现当日申请、当日查检、随报随检。

四是提升降本增效。落地启运港退税政策,累计享惠报关单4.6万票、货值166.6亿元,分别位居全国水运航线第一、第二位。开展“税惠赋能”行动,推广RCEP原产地服务平台,实现原产地证书“掌上申领”,RCEP等自贸协定利用率提升至93.79%。建设“数字口岸”平台,推广“智能云分流”功能,查验货柜装卸和运输的次数压减一半。

五是提升信用培育。加大AEO企业培育力度,关区AEO企业由2023年的117家,增至225家,同比增长92.3%。用好主动披露政策,依法从轻、减轻或不予行政处罚126起,减免滞纳金近40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全力推动厦门市列入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2025年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试点城市,研提新一轮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工作措施,进一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不断提升厦门口岸竞争力。

 

问:2025年,面临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厦门海关将如何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

厦门海关关长 朱光耀:2025年,厦门海关将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全力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


(一)聚焦“三个提升”,做大做强开放平台。


一是提升自贸区开放能级。以福建自贸区成立十周年为新起点,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对标高标准经贸规则开展自主创新,及时跟进海关总署备案通过的“一线进境保税货物途中监控”等创新举措,做好复制推广工作。


二是提升综保区发展质效。聚焦建设“五大中心”,推动开展进口二手燃油车改造为电动车再复出口、电子方向机保税维修、飞机境外拆解航材进境保税仓储、二手飞机出区租赁等业务。


三是提升口岸开放水平。围绕服务厦门重点产业、优势项目布局规划发展,推动邮轮中心码头进境食用水生动物场地升级改造,保障厦门海翔码头指定监管场地通过验收。


(二)做好“三类服务”,服务构建现代化产业格局。


一是服务传统产业升级。加大对外推荐注册力度,做好保鲜胡萝卜恢复输韩工作,推动加快越南毛燕准入进程。


二是服务新兴产业做强。建设新能源材料联合实验室,服务新能源产业“破壁出口”;试点集成电路企业“自报自惠”;实施生物医药企业、科研机构“白名单”制度,“一站式”解决生物医药产业进口亟需的血液、细胞等高风险特殊物品。


三是服务特色产业壮大。指导远洋渔业企业办理自捕水产品不征税手续;启用进口散装石材智能查辅装备,提高进口石材通关速度;在厦门国际博览中心设立常态化监管服务点,便利会展展品通关。


(三)畅通“五大通道”,服务物流降本增效。


一是服务丝路海运。出台“丝路海运”优先查验、集中装卸、快速流转等措施,开展内外贸同船运输备案,拓展启运港退税政策试点范围。

 

二是拓展陆运通道。拓展“跨境一锁”清关点,支持货物、物品混合拼装;推动闽粤港澳“四地一锁”;优化“福厦转关一锁通”,便利外贸货物省内流转。

 

三是打造空运枢纽。拓展航空电子货运平台功能,形成新机场业务方案,研究确定人员、行李物品、普货、邮快跨等业务流程,全面做好一夜转场准备。

 

四是壮大铁路联运。支持进出境货物、过境货物与内贸货物混编运输,推进海铁联运“一单制”改革,服务海沧远海码头铁路专用线投入使用。

 

五是畅通邮快跨渠道。推动跨境电商“先查验后装运”、跨关区直退业务,开展跨境电商与一般贸易业务集拼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