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贸促动态 > 宣传园地 > 平安建设
厦门交警总结老年人 常见的四大危险交通行为并作出安全提醒
文章来源:厦门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1-10-14 分享到:
59.2K

 

  厦门交警通过广场宣传、知识讲座等形式,向老年人普及交通安全知识。

  出门买菜、接送孙辈上下学、去户外锻炼……老年人是城市交通的重要参与者。但是近年来,交通事故已经成为老年人意外伤亡的重要因素,严重影响着他们的生命安全。在重阳节到来之际,厦门交警总结了老年人常见的四大危险交通行为,提醒大家一定要提高交通安全意识,遵守交法。同时也向广大市民发出倡议:让我们多向老年人普及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及时劝阻他们的危险行为,平安出行。

  交警协助老年人过马路。

  危险行为1 

  随意横穿马路

  温馨提醒:老年人腿脚不便,安全起见,宁可绕路也要选择斑马线、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

  不少老年人由于腿脚不方便、交通安全意识淡薄等,横过马路时为图方便抄近道,不管道路上是否有车,不管前方有无绿化带、隔离栏,随意横穿。

  最危险的是,个别老年人不注意来往车辆,甚至低着头自顾自走路,他们往往对于自己的步行速度、判断能力过于自信,总认为快走两步就能躲过车辆,实际上却将自己置于危险之中。

  还有一些老年人骑着电动自行车、自行车横过道路时不注意左右观察,突然猛拐、横穿,让一些机动车驾驶人措手不及,也极易引发交通事故。

  交警提醒(海沧分局交警大队副大队长  王兆军):行人随意横穿马路在涉及老年人的交通事故中极为常见。不管是什么年龄层的行人,过马路时一定要走斑马线、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若骑车应下车推行。

  在通过十字路口的人行横道时,一定要注意过往车辆是否有转向的趋势,避免出现碰撞事故。此外,在未设等待区的地段等待通过时,行人不要靠路边太近,以免机动车右转时,车辆右后轮对行人造成碰撞或碾轧。

  如果是经过没有斑马线和信号灯的路口,尤其要小心谨慎,要确认没有危险后再通行。

  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遇突发事件时反应能力较慢,更要严格遵守交法,千万不能有侥幸心理。

  危险行为2 

  闯红灯

  温馨提醒:行动迟缓的老年人一定要预留足够的通行时间确保安全。

  遵守交通信号灯通行,这是最基本的通行准则,但总是有一部分老年人对此视而不见,骑非机动车或步行时存在抢黄灯、闯红灯的现象,甚至过马路如逛步行街,不管红灯绿灯我行我素。

  也有部分老年人在绿灯仅剩几秒就要转换为红灯时起步过马路,导致还没走到对面就变成红灯了。

  交警提醒(湖里大队事故预防处理中队警务技术四级主管  谈际森):“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在道路上骑行、步行一定要按照交通信号灯的指示通行,特别是现在很多十字路口的交通信号灯设置了倒计时提示,老年人一定要合理预估通过时间,绿灯亮时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通行。

  同时,老年人还应多认识一些交通标志,按照交通标志通行,不要违法进入禁止行人通行的区域,如部分桥梁、隧道,以及铁路轨道等。

  过马路时,应按照交通信号灯的指示通行

  危险行为3

  与机动车抢道

  温馨提醒:无论何时都应牢记“行人走人行道,电动自行车走非机动车道”。

  很多老年人都有晨起锻炼的习惯,早晨路面上车辆相对较少,不少老年人放松警惕,行走或骑行在机动车道上,交通事故时有发生。

  部分老年人在骑电动自行车时安全意识不够,骑车上路反应迟缓,甚至存在占用机动车道行驶、随意变道等违法行为,严重影响道路通行效率。有的老年人在机动车道上行驶时,对车辆的安全距离判断不准,误认为其他车辆都会躲避其通行,极易引发交通事故。

  交警提醒(思明大队开元中队民警  翁卫祥):在道路上行走时,要走人行道,一定不能因为“看到路上没车”“车离我还很远”或“司机会看到我的”而放松警惕走机动车道,更不能和机动车抢道。

  在划有非机动车道的路段,骑车要走非机动车道;没有划分的,要靠右侧路边行驶(距路边缘线1.5米以内)。骑行时注意不要超速,转弯前要减速慢行,向后瞭望,伸手示意,不要突然猛拐。

  危险行为4 

  骑电动自行车逆行

  温馨提醒:老年人应避免或减少驾驶电动自行车、非机动车外出。

  电动自行车因门槛较低,成为不少老年人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但不少老年人由于交通安全知识匮乏,存在诸多违法交通行为,其中逆行就是危害性特别大的一种违法行为。由于电动自行车体积小,更机动灵活,让不少驾驶者认为自己逆行不会对他人造成多大影响,实际上,正因为电动自行车更灵活,一旦逆行,行人及车辆难以及时躲避,事故率更高。据了解,若因为逆行而发生交通事故,电动自行车驾驶人也要承担相应事故责任。

  交警提醒(翔安分局交警大队马巷中队队长  彭立献):逆向行驶危害大,驾驶电动自行车时要走非机动车道,没有划分的应靠右侧通行。驾驶电动自行车时,应正确佩戴安全头盔。

  其实,部分老年人行动迟缓、反应较慢,敏捷性、平衡性较差,一旦操控不当就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应避免或减少驾驶电动自行车、非机动车外出,更不应驾驶“老年代步车”上路。

  【链接】

  自我保护 老年人请这样做

  1、步行外出时,应走人行道或靠路边行走,避开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行走时,要注意交通信号指示灯及路边停止车辆的动态,小心车辆突然开门而被误伤。

  2、凌晨、夜间或雨雾天气,因视线不良,能见度低,出门时应穿颜色鲜亮醒目或带有反光条的衣服,以便引起过往车辆的注意,确保驾驶人能及时采取避让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交通意外的发生。

  3、不乘坐货车、三轮车等无载人资质的车辆,不坐黑车、非法改装车等无营运资质的车辆,提高安全意识,选择合法交通工具出行。

  4、远离大车。大车往往存在视觉盲区,走路、骑车切勿在大车前方穿行,遇大车转弯,横向时,保持好安全距离,切勿抢先超越大车,待大车通过后再通行。

  5、驾驶电动自行车出行时,请确保自己的身体可以驾驭车辆,同时一定要佩戴好安全头盔。

  关爱老人 驾驶人请这样做

  1、减速让行,在行车中遇到老年人过马路要减速让行,不抢道、不鸣笛催促。

  2、合理使用灯光,在光照条件好的道路,不要使用远光灯;没有路灯的路段,发现前方有行人或非机动车,要提前切换近光灯。

  3、发现有老年人结伴而行,要注意提前礼让避让,不可突然鸣笛,以免老年人因受惊而采取错误的规避行为。

  【相关新闻】

  3项措施为老人提供贴心服务

  据交警支队车管所民警林凯介绍,为了更好地服务广大老年朋友,针对老年人群体岁数大、行动不便、网络应用少等特点,厦门交警推出系列便民措施,让服务更细、更优、更具人性化、更有针对性,切实解决老年朋友办理车管、驾考中的困难。

  业务代办

  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可使用亲友的“交管12123”手机App账号,由亲友代办网上机动车牌证、驾驶证等业务。

  绿色通道

  今年6月开始,在车管所业务窗口及各交通违法处理窗口设立老年人绿色通道和特殊服务窗口,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前往办理业务可不用排队,有专人帮忙一站式办理。截至目前,已经为1500多名老年人提供服务。

  放宽驾照申请年龄限制

  从去年11月20日起,申请小型汽车、小型自动挡汽车、轻便摩托车驾驶证的年龄上限由70周岁调整为不作限制,对70周岁以上人员考领驾驶证的,增加记忆力、判断力、反应力等能力测试,既便利老年人考领驾驶证,又保证身体条件符合安全驾驶要求。截至目前,已经有23名70周岁以上老年人提出申请。

  【提醒】

  老年代步车上路?

  危险!

  一些三、四轮低速电动车外形酷似普通小轿车,因价格便宜、操作方便,又能遮风挡雨,备受老年人青睐,也被人们俗称为“老年代步车”。但是,驾驶这种车上路十分危险。

  大多数老年代步车驾驶人由于没有经过专门的交通安全知识学习和驾驶技能培训,加之没有机动车驾驶员记分制度的约束,导致老年代步车在道路行驶中交通违法行为突出。同时,老年代步车在车辆配置、安全性方面与汽车差距甚远,由于不需缴纳车辆保险,一旦发生交通事故,事故损害赔偿无法保障。更有甚者,部分老年人从事非法营运,无证驾驶、酒后驾驶、超员、超速、疲劳驾驶等违法现象时有发生。

  珍爱生命,请远离老年代步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