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两岸经贸
推进两岸金融中心建设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2-11-20  点击数:  分享到:
59.2K

  刚刚胜利闭幕的党的十八大为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为广大人民的美好生活指明了方向。十八大报告中对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金融监管、推进金融创新、维护金融稳定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思路也引起了厦门金融行业的高度关注和热议。连日来,我市金融业深入探讨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深化金融改革发展、提升金融服务水平等方面的话题,结合实际情况,着力新举措新办法,力争在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过程中取得新成效新进展,为厦门深入实施国务院批准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加快推进两岸金融中心、东南国际航运中心等一批重大平台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厦门银监局局长王泽平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总体方案》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厦门科学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为区域银行业提供了良好的战略发展机遇。厦门银监局将发挥政策支持和监管引领两大功能,促进辖内银行业“先行先试”,推动两岸金融中心、东南国际航运中心等重大改革平台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现在,一方面是加强政策研究,发挥政策支持功能。《总体方案》已经进入到促进项目生成落地的攻坚阶段,迫切需要开展更加务实的政策研究,以找准切入点,有效突破政策瓶颈。厦门银监局将加强厦漳泉金融同城化、对台金融服务体系、科技金融支持体系、离岸金融业务、台湾金融人才引入等重大课题的研究,为相关平台建设提供政策信息服务和方案支持。同时,还将密切与银监会对台政策部门及相关产业代表的联系,开展力争在CEPA和ECFA框架下纳入厦门建设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的特殊要求,打造厦门对台金融交往的新优势。另一方面是加强监管引领,鼓励机制创新和服务创新。协助市政府加大机构引进力度,壮大银行业组织体系,填补机构门类空白,完善服务功能;推进法人机构改革,引导辖内银行业法人机构完善公司治理,壮大资本实力,努力打造成为同质同类机构中的一流机构;支持辖内银行“走出去”,完善网点资源配置,争取升格为区域性管理中心,进一步扩大区域辐射能力;推动辖内银行业找准改革发展的战略切入点,大力探索科技金融、小微企业服务、台商金融支持等服务创新;引导银行业从授信管理、支付清算、管辖权划分等方面进一步实现同城化,并提供优质金融服务支持重大同城化项目;支持银行业加强两岸货币清算合作和战略经营协作,深化对台金融交流。

  【相关新闻】

  厦门银行业机构主体达39家

  十年来,厦门银行业在党中央的政策指引下,高举改革开放大旗,坚定不移地贯彻科学发展观,走市场化的改革和发展道路,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与十年前相比,银行业规模快速壮大,资产质量持续改善,经营效益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与地方经济发展保持了良好互动。总体来看,2011年,厦门以占福建省9.6%的常住人口、1.3%的土地和14%的GDP,拥有占全省银行业23%的各项存款、22.9%的各项贷款、27.2%的净利润以及低于全省0.08个百分点的不良贷款率,体现了厦门特区银行业在全省的龙头作用。

  截至今年10月底,厦门银行业总资产达8020亿元,首次突破8000亿元大关,比2002年增长了5.4倍,年均增长20.8%;总负债达到7770亿元,也比2002年增长5.4倍,年均增长20.8%;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5242亿元,是2002年的5.2倍,年均增长20.3%;各项贷款余额5008亿元,是2002年的7.2倍,年均增长率超过2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了5个百分点,同期厦门GDP大约增长了4倍,贷款规模增长明显快于厦门GDP增长速度。

  几年来,厦门银行业一直发挥着信贷资金“洼地”的作用,对地方经济增长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从今年新增贷款投放来看,三季度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799亿元,较年初增长16.7%,比全部贷款平均增速高出3.1个百分点;涉农贷款余额227亿元,比年初增长22%,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8.4个百分点,比2007年时增长2.5倍。前三季度以银行业为主的金融业增加值占厦门GDP的比重7.8%,同比提高了1.1个百分点。

  近几年我们加快了银行机构“请进来、走出去”步伐。“请进来”方面,2009年以来,成功组织华夏银行、赣州银行、浦发银行等不同类型的多家机构在厦开设分行,厦门海翼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和同安农银村镇银行也获批开业,翔安民银村镇银行的筹建工作也在有序推进中,目前全市已拥有银行业金融机构39家;“走出去”方面,2009年以来中信银行龙岩分行、民生银行龙岩分行、招商银行漳州分行、厦门银行福州、泉州、重庆3家分行等先后获准开业,2011年厦门辖区银行对漳州、泉州地区企业合计发放77亿元大额异地贷款,增长64%,较同期各项贷款增速高出了44个百分点,信贷服务有效融入到了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建设中。

  同时,我们银行业自身稳健性不断提高。厦门银行业的不良贷款余额从2002年的99亿元降到2011年的27亿元,不良率从2002年的14.4%降到2011年的0.6%;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与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分别达到了272%和260%,风险抵补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三方面加快推进

  银行业改革转型

  结合十八大提出的最新要求和精神,未来厦门银监局将进一步完善银行业监管,推进银行业改革创新,有效防范和化解银行风险,大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厦门经济金融持续健康发展,总的来说,就是“守底线、强服务、严内控、促转型”。

  进一步加大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继续认真落实宏观调控政策和监管要求,强化大局意识,进一步加强金融服务,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投放,支持地方经济持续稳健发展。

  强化重点领域风险管控。下一步,将按照银监会统一部署,强化银行业金融机构风险防范的第一责任,着力加强对风险暴露较快较多的行业、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房地产调控政策执行情况及贷款质量、表外业务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信息科技风险等重点领域的风险排查和处置工作,密切跟踪风险变化,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

  同时,将加快推进银行业改革转型。下阶段将重点从推进银行业新监管标准实施、提高全面风险管理能力、促进发展战略转型等三大方面加快推进银行业改革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