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2日两天,夏商杯2012两岸斗茶的专家评委和行业评委分别汇聚厦门北站国际茶港城和台湾的阿里山,同时对参赛的700多个茶样,包括青心乌龙、红茶、浓香型铁观音、清香型铁观音、大红袍进行审评,最终,厦门赛区选出150个茶样,台湾赛区选出128个茶样,共同进入12月27日举行的总决赛,角逐含金量极高的两岸茶王。
这是两岸斗茶首次统一两岸审评标准后的第一次审评。每泡茶的得分由专家评委得分和行业评委得分组成,前者占80%,后者占20%。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两岸斗茶的评委团队空前强大,厦门赛区专家评委邀请到了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郑国建,还有沈红、郭雅玲、李宗垣、苏兴茂、刘国英、叶启桐、陈志雄、陈荔银、王顺明等两岸茶界权威人士,而今年新设立的行业评委团,则汇集了各产茶区和品牌茶企的技术骨干,包括厦茶公司总经理助理陈美柑、闽南斗茶“四冠王”得主芸茗茶叶总经理范承胜,安溪制茶奇人陈双算等。台湾赛区邀请到台湾大学硕士、台湾“农委会”茶业改良场推广中心原主任杨盛勋,台湾“农委会”茶业改良场制茶课课长陈国任,台湾“农委会”茶业改良场产业服务课课长林金池等专家。专家评委与行业评委的强大组合,堪称“史上阵容最强评委团”。
据介绍,评委们对每一组茶叶品评后都会分出甲乙丙三档,甲等以95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乙等和丙等则分别以85分和75分为基准分。每组茶样品完后,评委们都会集体讨论,对所评茶样进行分档,然后再根据个人理解对每个茶样打分。
【 现场】
有瑕疵的茶,立马被剔除
“这泡(茶)比较好,那泡拖酸得很厉害”、“来看看这泡,滋味和汤水都不错”、“这个茶太杂了,颜色也暗,不建议入围”……在厦门北站的初评现场,评委们对各茶样进行了细致品评。
郑国建说,因为是入围赛,所以主要任务不是好中选好,优中选优,而是要把有瑕疵的茶剔除。
“这样的茶,就不应该送来参评。”当专家评委陈志雄看到有一个清香型铁观音茶样泡出来的汤水已经发红时,不禁提高了音调。在他看来,这样的茶做青做过头了,错过了摇青的时间,而且摇青又摇得太足了。
记者在现场看到,评委们对于一泡茶能否入围,多数都能达成一致意见。对个别有争议的,他们会反复看、闻、品,讨论,最终决定这泡茶能否入围。郑国建说,几个月前,他曾赴台,与阿里山茶叶协会就茶叶审评标准、规则等进行了沟通。所以双方在对优质茶的认定上基本不会有太大分歧。
台湾阿里山茶叶协会总干事郭百超说,台湾传统的评茶法是“合议制”,一次评30泡,大家讨论,觉得哪一泡不行,就淘汰,有争议的进行二次审评。新标准是要为每泡茶打分,这种做法比“合议制”严谨,但时间会花得更长。
大红袍啥“成分”,评委一眼看穿
水仙、肉桂、大红袍、奇种、金观音……在昨日举行的2012两岸斗茶大红袍组别入围资格赛中,同样是大红袍,但茶样的品种成分各异同。不过,不管是什么成分,都逃不过专家评委的眼睛。
“武夷山各种新品种茶的出现给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也给专家评委带来新的挑战。”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王顺明说,大红袍这几年迅速走红,对于评委来说,通过斗茶赛可以对茶叶品质进行引导。
据了解,对于何为正宗大红袍,其实业界一直有争论:有人认为,只有武夷山土生土长的菜茶制作出来的才能叫大红袍;有人认为大红袍是商品名,符合特征就是大红袍。武夷山市茶叶局局长陈泽财之前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正宗大红袍的概念:一是本身就是大红袍,二是达到大红袍标准的茶。可以拼制成,水仙、肉桂达到大红袍的滋味、香气就可以称为大红袍。
“这是肉桂,火工和口感都不错”、“这里面含有多个品种,拼配得有点杂”……昨日的大红袍评选中,各种品种甚至是同一个茶样中一点点细微的拼配茶,专家都能分辨出来。
这也难怪,昨日的大红袍组别评审专家可以称得上大红袍方面的权威。有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郑国建,有武夷山茶业同业公会会长刘国英,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王顺明和叶启桐,有闽南茶协联盟秘书长陈志雄等。
在送来的茶样中,有一个品种是“凤凰单枞”,这被叶启桐“揪”了出来,他说,这个单枞并非产自武夷山,焙火也稍有欠缺,因此第一遍就应该被刷下。
评审结束以后,他们对送来茶样的整体质量给予了较高评价。“厦门这边并非茶叶主产区,茶样能有这样的水准相当不错,总体质量都很好。”刘国英说。
叶启桐也表示,茶质量都过得去,大部分香气和滋味都很好。
【部分评委点评】
大陆青心乌龙茶整体水平提升
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郑国建:大陆参评的这批青心乌龙整体水平比去年高,个别离要求较远的,已被剔除。入围的茶多数颗粒紧结、乌润、严实,符合优质茶的要求,滋味醇厚,喝后口舌生津。我们将这些优质茶都推荐上去,与台湾选出的入围茶一起进入决赛。(刘丽英)
台湾茶农参赛积极性很高
阿里山制茶工会秘书长郭百超:台湾共有青心乌龙、红茶、铁观音,总计200多个茶样参评。今年参评茶样整体质量比去年高,也比其他场次的比赛质量高。原因一是今年台湾茶减产,而品质本身有所提升。二是今年已是两岸斗茶的第二年,活动的影响力增大,茶农的积极性也大大提升,都拿出最好的茶参评。 (刘丽英)
茶企做红茶还没掌握正规方法
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教授沈红:这次大陆的参评红茶共有30多个茶样。品种不一样,有大叶、小叶、正山,但基本是功夫红茶,没有红碎茶。因现在做红茶的企业很多,一哄而上,但制茶水平高低不一,有些没有按正规红茶的方法做,把很好的原料做坏了,有的酸了,有的过火了,应在技术上进一步提升。虽说红茶讲究“头春”,这时审评对红茶而言不是最佳时机,但假如加工技术到位,夏秋茶也能做好。功夫红茶还是要下功夫。现在茶企做乌龙茶已较到位,但红茶很多企业还是初做,还没掌握正规方法。 (刘丽英)
浓香型铁观音会越来越占主导
安溪县茶叶协会副会长苏兴茂:今年参加了多场评茶,这一场浓香铁观音的总体质量还是挺好的,有几泡茶留给大家的印象深刻。因为浓香型铁观音是近几年才兴起的,之前十几年都是清香型铁观音占主导。而制作浓香型铁观音是更需要功力的,估计一些小茶企的实力还不够。再过一两年,随着浓香型越来越成为主导,制茶工艺也会不断提升,将涌现更多的好茶。(刘丽英)
参赛者对每个环节都应重视
安溪县茶叶质量评审组组长李宗垣:在清香型铁观音茶样中,“尖子生”还是偏少,大众化茶较多。如果是专门为争夺“茶王”而制作的茶,参赛者对每个环节都应该很重视,每个工序也都会严格把控好,不管是采摘还是制作,都应该非常用心。不过,因为是初评,所以主要是淘汰差的,到决赛环节,就得一泡一泡仔细比了。(陈毅彬)
茶叶细微差别需要多看多品
厦门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陈美柑:由于对茶的理解不同,每个制茶人都会按自己的理解去做茶,做出来的茶叶肯定会有差异,这也对评委的水平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如果平时没有多看、多喝、多品,也就难以区分其中的细微差别了。 (陈毅彬)
【茶商声音】
借两岸斗茶平台推广台湾有机茶
云香远韵(厦门)生态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国荣:做为一家新成立、致力于经营台湾有机茶的茶企,我们希望通过两岸斗茶的这一平台,让更多茶客了解台湾茶,喜爱台湾茶。因为台湾茶在品质的管控方面做得较到位,符合人们追求食品安全的潮流。这次我们选送了三款青心乌龙和两款红茶参赛。其中,青心乌龙是产自2200米海拔、台湾最高的有机茶园,通过SGS318项检测,农残均零检出。高冷味足,杯底留香。红茶一款是红玉,也是有机茶。另一款是阿里山蜜香茶,是用乌龙茶做的,条索肥壮。5个茶样中有3款获得入围资格 ,这让我们更有信心。此外,由于全程参与、见证了评茶过程,更加感觉到这是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平台,更加认同这一平台,今后我们将发动更多的台湾茶企参与斗茶。因为大陆市场巨大,台湾茶要进入大陆,必然要通过这类具有公信力、影响力的平台提升知名度。 (刘丽英)
茶叶其实有极高的“科技含量”
厦门雾中天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庄承源:这次我们送来的浓香型和大红袍茶样都入围,而且分数较高,让我很激动。
感谢主办方建立了如此公平公开公正的交流平台。通过与行业内的顶尖制茶高手相互交流,可以让自己更加了解行业的制茶技艺水平。
茶叶其实有极高的“科技含量”:茶叶种植是植物学,茶叶生长管理是生物学,制作过程其实是微妙严谨的物理学……所以雾中天一直坚定地认为,茶叶是自然与人类科技完美结合的产物,只要敬仰自然相信科技就一定可以成就越来越好的茶品。 (曾海林)
能不能拿奖 心里没有底
日津茶业负责人李顺良:浓香型铁观音茶样的初赛有接近50%的淘汰率,让不少企业失望,但我们送的两个茶样都入围了。这次送来的茶样,都是正味茶。秋茶的焙火时间不能太长,温度也应该适中,这样才能保持茶叶的新鲜度,这大概是我们茶样能入围的一个“秘密”。龙涓茶海拔高、质量也好,所以成为许多茶人的选择。今年大家水平都很高,能不能拿奖,我心里真是没有底。 (宋婕)
2012两岸斗茶入围茶样榜单(厦门赛区)
清香型铁观音(共计38个茶样入围)(注:台湾赛区9个入围)
序号 入库编码 企业
1 A035 安溪举源茶叶专业合作社
2 A046 金瑞茗茶
3 A041 雾中天茶业
4 A036 茗超茶业
5 A067 厦门聚闽香茶业有限公司
6 A051 厦门恒绿苑茶业有限公司
7 A025 闽南人茶叶
8 A007 厦门大昱晟恒有限公司
9 A038 雾中天茶业
10 A049 故香茶行
11 A001 厦门古道茶艺有限公司
12 A012 岐峰茗茶
13 A034 东方红韵茶业
14 A019 南安市柳城秋水居茶行
15 A027 鸿都名茶
16 A061 品都茶礼
17 A021 隆香苑茗茶
18 A037 隆香苑茗茶
19 A006 厦门德佳传茶业
序号 入库编码 企业
20 A024 闽南人茶叶
21 A065 林剑鹏
22 A059 李美霞
23 A039 雾中天茶业
24 A031 厦门盛世茶农商贸有限公司
25 A050 福杯茗茶
26 A056 郑瑞环
27 A048 懂茶人茶业
28 A057 苏水发
29 A016 永春仙夹镇仙丰茶果厂
30 A040 雾中天茶业
31 A017 永春仙夹镇仙丰茶果厂
32 A064 林剑鹏
33 A045 厦门三佳天地人茶业有限公司
34 A055 福建哈龙峰茶业有限公司
35 A022 隆香苑茗茶
36 A030 田田香茶叶
37 A052 厦门天鹭茗茶业有限公司
38 A047 懂茶人茶业
青心乌龙(共9个茶样入围)(注:台湾赛区89个入围)
序号 入库编码 企业
1 TG004 福建漳平台品茶业有限公司
2 TG003 福建漳平台品茶业有限公司
3 TG005 吉安茶业有限公司
4 TG006 吉安茶业有限公司
5 TG009 云香远韵(厦门)生态茶业有限公司
序号 入库编码 企业
6 TG002 仟松茶园
7 TG001 茗博茶园
8 TG008 云香远韵(厦门)生态茶业有限公司
9 TG010 厦门春秋共享茶业有限公司
浓香型铁观音(共61个茶样入围)
序号 入库编码 企业
1 R047 举源茶叶专业合作社
2 R049 安溪县龙涓乡山溪茶叶专业合作社
3 R045 日津茶业
4 R012 岐峰名茶
5 R099 鑫隆茗茶业
6 R096 厦门聚闽香茶业有限公司
7 R063 恒绿苑茶业
8 R098 鑫隆茗茶业
9 R001 厦门古道茶业有限公司
10 R060 故香茶行
11 R050 举源茶叶专业合作社
12 R064 日津茶业
13 R082 李美霞
14 R024 安溪县感德铁观音制作技术研究会
15 R048 举源茶叶专业合作社
16 R052 芳尊茶业
17 R071 郑瑞环
18 R056 厦门三佳天地人茶业有限公司
19 R016 陈锦云
20 R059 厦门三佳天地人茶业有限公司
21 R073 福建哈龙峰茶业有限公司
22 R078 厦门韵香情茶业有限公司
23 R061 福杯茶业
24 R051 茶字典茶业
25 R046 举源茶叶专业合作社
26 R062 恒绿苑茶业
27 R093 隆发茶业
28 R097 厦门聚闽香茶业有限公司
29 R095 厦门聚闽香茶业有限公司
30 R026 安溪县感德铁观音制作技术研究会
31 R088 吴艺萍
序号 入库编码 企业
32 R085 吴艺萍
33 R053 芳尊茶业
34 R090 御鸿茶业
35 R083 李传军
36 R044 田田香茶叶(王小明)
37 R035 芦东茶业
38 R017 詹贵生
39 R067 古道茶艺有限公司
40 R076 茗氏茶业
41 R089 御鸿茶业
42 R079 厦门韵香情茶业有限公司
43 R092 厦门聚闽香茶业有限公司
44 R081 永丰名茶
45 R072 魏莲茶行
46 R066 阿成茶业
47 R028 鸿都名茶
48 R021 闽南人茶叶
49 R027 鸿都名茶
50 R029 鸿都名茶
51 R023 安溪县感德铁观音制作技术研究会
52 R022 安溪县感德铁观音制作技术研究会
53 R032 鸿都名茶
54 R036 芦东茶业
55 R038 清远茗茶业
56 R037 馥香茗茶
57 R043 田田香茶叶(王小明)
58 R031 鸿都名茶
59 R025 安溪县感德铁观音制作技术研究会
60 R087 厦门御鸿茶业有限公司
61 R057 厦门正韵茶业有限公司
红茶(共15个茶样入围)(注:台湾赛区30个入围)
序号 入库编码 企业
1 Z012 吉安茶业有限公司
2 Z016 厦门润德堂茶业有限公司
3 Z001 厦门贻键贸易有限公司
4 Z015 钟声宏
5 Z010 福建澜天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6 Z006 宜兴紫砂百工坊
7 Z026 厦门龙飞红商贸有限公司(正然茶厂)
8 Z013 好义多茶业
序号 入库编码 企业
9 Z021 厦门润泽源工贸发展有限公司
10 Z027 厦门大昱茶业
11 Z022 厦门润泽源工贸发展有限公司
12 Z023 云香远韵(厦门)生态茶业有限公司
13 Z011 福建漳平台品茶业有限公司
14 Z032 聚来顺茶业
15 Z020 好义多茶业
大红袍(共27个茶样入围)
序号 入库编码 企业
1 H033 厦门龙飞红商贸有限公司
2 H034 添成茶业
3 H016 厦门润德堂茶业有限公司
4 H003 武夷山宝珠岩茶厂
(厦门元香园茶行闽南总经销)
5 H046 天成岩茶业
6 H045 吴春銮
7 H031 厦门大昱茶业
8 H040 昌福茗茶
9 H020 净岩轩大红袍
10 H043 雾中天茶业
11 H035 厦门有茗堂茶业有限公司
12 H032 御珍堂虫草商行
13 H014 厦门德佳传茶业
14 H012 家和春天酒店
序号 入库编码 企业
15 H013 好义多茶业
16 H026 南苑茶厂
17 H041 雾中天茶业
18 H049 武夷山宣溪茶叶有限公司
(上海琴茶会所)
19 H015 厦门如茗茶业
20 H004 浩馨阁茶业
21 H025 厦门古道茶艺有限公司
22 H010 武夷山达观茶业有限公司
23 H039 丹褀山茶厂
24 H008 宜溪茶叶
25 H042 雾中天茶业
26 H038 盛世茶农
27 H029 张越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