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两岸经贸
厦门通过“营改增”申报期大考
文章来源:厦门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2-12-26  点击数:  分享到:
59.2K

   12月17日是厦门“营改增”试点首个申报期的最后一天,笔者在厦门市国税局办税服务厅看到,导税员笑容可掬地为企业解答问题,纳税人在自助办税机前熟练地办理抄税和申报,自助办税区的纳税人正在录入报表。柜台前,纳税人坐在舒适的椅子上,与办税人员交流,办税服务厅秩序井然。
    厦门市思明区国税局办税服务厅科长陈琳琳告诉笔者,由于提供了网上和柜台等多种申报渠道,供纳税人选择,加上事前做了充分的宣传和周密部署,引导纳税人分批到办税服务厅进行有序申报,到目前为止,未出现拥堵现象。
    厦门微信软件公司是厦门首批“营改增”企业,财务人员黄先生选择网上申报,他说:“由于新申报表的表很多,表与表中间有很多勾稽关系。如果到柜台申报,出错不容易修改。现在网上申报提供自动校验和比对系统,非常方便。国税部门除了推出网上申报系统外,还开发网上认证、税库银缴税等业务系统,使我们办税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更自由了。”
    据统计,“营改增”试点首个申报期,厦门市6988户试点纳税人申报11月“改征增值税”7055万元,申报率近100%。其中,交通运输业999万元,部分现代服务业6056万元。通过网上申报缴税的企业占比达80%,成为试点企业的首选。
    据厦门国税信息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最近两个月来,加班已经成为常态。在开发初期,技术人员和业务需求人员对照国家税务总局的填报说明和政策文件,对十多张申报表的表间关系以及程序接口功能及其数据格式,进行细致分析,光笔记就做了满满一大本。仅仅用时40天,就完成网上新申报系统的开发工作,并在申报期开始前半个月启动全面测试。该系统顺利通过了三轮严格的模拟测试和一轮压力测试,确保了总局综合征管系统与网上申报系统的顺利衔接。
    据悉,除了网上申报系统外,厦门国税还组织相关人员,在做好总局统一推行的综合征管、货运发票等系统升级、调试的基础上,积极与第三方软件供应商沟通,在申报期前一个月,完成了网上认证系统的开发、升级工作,并自主开发货运发票网上认证新系统。该系统不绑定任何扫描仪,提供无客户端软件,供企业免费使用,大大降低了企业办税成本。同时,为了在不绑定扫描仪的情况下,提高网上认证通过识别率,该局组织技术人员进行课题攻关,通过为货运发票建立独立识别处理系统,大大提高了新系统的识别率。上线一个月,货运发票识别率达91%,8400张货运发票顺利通过网上认证。
    厦门市国税局局长李华泽告诉笔者:“厦门‘营改增’工作有两个特点:一是一般纳税人占比高。据统计,厦门试点纳税人一般纳税人占比达30.7%。二是厦门国税人员相对较少。因此,我们大力推进网上申报、网上认证和自助终端系统,目的就是为了通过多渠道、全天候的报税途径,满足纳税人个性化的需求,同时也减轻柜台办税人员的压力。从整个申报期来看,办税服务厅井然有序,核心软件和网上申报等系统运行正常,‘营改增’税款成功入库,可以说厦门顺利通过‘营改增’申报期大考。”
    李华泽说,今后厦门市国税局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营改增”工作的后续服务上,帮助企业主动适应增值税的税制要求,从而使中央的结构性减税政策落实到位。特别是厦门市国税局将密切关注“营改增”各行业的税负变动情况,对于部门试点企业提出的上下游抵扣不充分等问题,作好微观、宏观层面的税负分析和税收调研,加强分行业数据的效应分析,落实税负增加企业的财政返还政策,确保“营改增”试点改革达到预期效果。

    花絮:   两次“零点计划” 
    12月1日,接近凌晨零点,城市已陷入了夜色中,但厦门国税所有的办税服务厅灯火通明。随着分针和时针同时指向12,在场的厦门市国税局局长李华泽与柜台人员、技术人员一起,开始忙碌起来。12点13分,三巨通运(厦门)公司在厦门国税网上申报系统顺利向核心征管软件提交厦门首张“营改增”纳税申报表,通过税务、国库、银行同步实时扣款,成功入库首笔税款。
    就在整整一个月前的同一个地点,同一个时刻,李华泽亲自坐镇指挥,厦门试点企业开出了首张“营改增”发票。从11月1日零时顺利开具发票,到12月1日零时成功完成首笔纳税申报,两次“零点计划”的成功运行,标志着厦门市“营改增”迈出了关键一步。
    在现场的一家试点纳税人黄小姐告诉笔者,她有两个没想到,第一个没想到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企业能顺利实现税制转换;第二个没想到国税部门为他们考虑得这么细致,给他们作了很多很好的指导。
    厦门市委书记于伟国在评价此次试点时说,这次“营改增”是一个很繁重的任务,但是在繁重的任务面前,国税部门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准备得非常充分,将税制改革给纳税人带来的不便降到了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