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路调研】
厦门市工商联(总商会)早在2010年“两会”期间就提交团体提案,呼吁我市尽快批准成立小额贷款公司。今年3月以来,厦门总商会牵头组织了与中小微企业发展相关的系列课题调研,兵分几路走访各行业中有代表性的民营企业,提出助推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同时,组织民营企业家赴河南、安徽、深圳等小额担保、小额贷款政策及做法比较成熟的地区学习考察,积极推进民营企业参与设立小额贷款公司试点。
【各出奇招】
六个区工商联(商会)各出奇招,在会员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积极牵线搭桥,引导支持企业抱团融资。思明区即将诞生我市第一家小额贷款公司,湖里区商会积极协助组建中小企业金融担保公司、互助合作基金,集美区商会指导成立小微企业城市商业合作社,海沧区商会奋力为入驻商务大厦企业争取财政奖励,同安区商会专门成立融资信贷工作小组,翔安区商会广泛接洽专业银行寻求贷款渠道,有效帮助了民营企业缓解融资困难。
面对长期以来民企融资难问题,厦门市工商联(总商会)及各区工商联(商会)积极调研应对、建言献策、牵线搭桥,引导协助企业抱团融资,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在缓解企业融资困难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昨日,同安区商会再次召开一场民企与银行的对接会,共有60多家民营企业参加。会上,民生银行根据大中小型企业的不同规模,推出了量身定制的差异化融资服务产品,有针对性地实际解决企业资金需求。
这是同安区商会自去年换届以来组织的第三次银企对接会,对正在“饥渴”中的民营企业来说,真是一场“及时雨”。“这一次放款,起码能挽救几个企业,让大家真正过个好年。”业内人士说。
去年9月17日换届后,同安区商会新一届领导班子积极开展会务活动,深入企业调研,及时了解到由于受金融危机和非法集资的影响,部分小微企业因为资金问题面临着重重困难,为帮助会员企业渡过难关,区商会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成立融资信贷工作小组、商会出面与银行合作获得授信、点对点合作进行银企对接等诸多渠道,助力中小企业融资,成功地帮助部分企业解决融资难题,为许多中小企业维持生产、实现创新、二次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去年12月底,已协助部分企业融资达2亿多。
成立专门小组 协调企业贷款难题
身为民营企业家,陈福祥深知民营企业的难处,其上任同安区商会会长后,注重办实事、办好事,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换届至今,他不分早晚,经常自己或带领驻会人员,奔走在各家银行和企业之间,利用自身的良好信誉及影响力,充分发挥商会的桥梁纽带作用,为银企合作,创造了双赢契机,同时也赢得了企业会员的认可与赞赏,商会的凝聚力得到了空前增强。许多企业会员在遇到困难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到商会寻求解决渠道,陈福祥总是热情接待,耐心倾听,及时联系驻会人员,通过专报件、走访等形式,以实际行动为企业排忧解难。
为更好地服务企业,同安区商会成立了8个职能工作小组,指定专人负责具体工作。其中以常务副会长许水撰为组长的融资信贷工作小组主要负责会员企业融资和信贷工作,具体协调银行解决企业贷款和资金短缺等实际困难。融资信贷工作小组成立后,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开展工作,多次深入银行、企业协调企业融资难题。陈福祥、许水撰身先垂范,经常带领机关领导干部深入走访同安多家银行,建立良好互动关系,协助企业解决贷款难题。
联合九家银行 签订700亿元授信协议
考虑到中小微企业普遍对金融机构资金投向、金融品种、业务流程和企业应具备的能力缺乏必要的认识,银企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同安区商会主动出击,采用“走出去”的方式,全方位了解各家银行新的信贷政策,了解会员企业生产情况和资金需求,充分发挥桥梁纽带、助手和“娘家人”作用,将银企在商会服务平台上进行了有效整合,为会员企业提供更为优质的融资服务。许多银行闻风而动,纷纷到会长企业或商会,与会长、驻会领导直面沟通,提供信贷讯息,通过商会融资服务平台,寻求合作伙伴,以期实现合作双赢。
同安区商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后,针对小微企业普遍面临资金短缺、生产经营困难等现实问题,将为企业解决融资难题作为当前首要工作。去年10月30日下午,同安区商会银企座谈会在同安区政府大会堂举行,陈福祥代表同安区商会与9家银行签订授信协议。其中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分别与同安区商会签订120亿元授信贷款协议;农商银行、邮储银行、兴业银行、厦门银行分别与同安商会签订50亿元的授信贷款协议;厦门同安农银村镇银行与同安商会签订20亿元的授信贷款协议。截至目前,已有70多家企业已落实贷款额度,其中10多家企业已获得贷款。
搭建合作平台 银企对接常态化运作
同安区商会始终把加强银企沟通作为一项常态工作来抓,坚持做好企业与银行的参谋助手和桥梁纽带,充分发挥商会在促进银企合作、加强信息交流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为会员企业提供推荐金融产品、提供融资服务等一系列金融业务合作服务,从过去的反映困难变为主动了解会员需求,通过举办座谈会、交流会、推介会、联谊会等形式,积极搭建银企交流、对接、合作平台,并形成了银企对接常态化机制。
联合农商行,推行“绿荫计划”。去年11月8日下午,同安区商会组织厦门农商银行同安支行、厦门福融兴担保有限公司在厦门银祥集团有限公司三楼会议与部分企业进行对接。同安区商会副会长、厦门农商银行同安支行行长张梓川利用自身所长,指导民营企业如何与银行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并着重介绍“绿荫计划”——这一政府扶持中小企业的一个利好消息。截至去年12月底,已有部分企业获得贷款。
联合邮政储蓄银行,落实100万免息贷款。去年12月,同安区商会将同安邮政储蓄银行信贷部经理吕永超“请进来”,针对小企业100万免息贷款进行重点介绍。这是市政府的一项惠企政策,也是邮政储蓄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一项具体举措。目前,已有部分企业正在办理贷款业务中。
联合民生银行,抱团取暖求发展。去年12月28日,同安区商会与民生银行现场对接会在洪塘镇石浔村味佳豪海鲜食府举行。同安区商会60名急需资金的会员与民生银行代表进行现场对接。会上,民生银行代表讲述了民生银行关于“民营企业的银行、小微企业的银行、高端客户的银行”三大战略。其中针对同安商会的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等集群客户,民生银行同安支行客户经理着重讲解了民生银行的特色产品。这次对接首批贷款额将达1亿多元,目前,贷款手续正在办理中。
陈福祥表示,今后,同安区商会将继续致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并将不断地根据变化的情况来因地、因会制宜寻求方法,以求帮助会员解难题、保生存、谋发展,同时也将注重提升自身服务水平,以期更好地为企业排忧解难。
【人物】
同安区商会会长陈福祥:让银行更放心 让企业有信心
“没想到来商会后这么忙!”谈及上任同安区商会会长三个多月来的感受,陈福祥风趣地说,以前每天有半天时间可以打高尔夫,现在高尔夫球杆早就收起来了。
陈福祥上任伊始,首先遇到的是广大民营企业的融资难问题,看到有的民营企业因为资金短缺,甚至面临倒闭,陈福祥勇敢挑起大梁。“商会是民营企业之家,应该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帮助民企度过这个‘寒冬’。”身为民营企业家的陈福祥深知经营一家企业的艰辛。
三个多月来,他形容自己是银行和民企的“媒人”,奔走在各家银行和企业之间,利用自身的良好信誉和影响力,为银行和企业“牵线搭桥”。银行为什么不敢放款给民企?怕他们“跑路”,资不抵债。对此,陈福祥带领同安区商会采取“抱团取暖”的模式进行融资。
陈福祥说,这次,民生银行针对商会成员相互较为熟悉情况这一特点,量身定制了一款创新性的金融产品,以批量集群式扶持商会一大批小微企业。这一批量集群开发模式已于去年在与民生银行的银企对接中得到成功应用,打通了企业与银行间的障碍,让银行放心,让企业更有信心。此次对接贷款额将达1亿多元。
在和企业的沟通中,陈福祥不仅及时将各个银行融资贷款政策传递给企业,同时不忘以自身的经历教导企业,经营企业重在“诚信”,这样路才能越走越宽。
同安区商会常务副会长许水撰:为企业办实事 提升商会人气
“现在一天要跑很多趟银行啊,了解政策,见缝插针为企业找钱啊!”采访许水撰时,他刚从银行回来。“又有一批企业要求加入明日的银企对接会,要求贷款的企业已达60多家。”许水撰说,现在经济形势不太乐观,很多银行都在观望,不敢放款,但是再不出手,有些民企就要“渴死”了。
“捆绑才有力量,一根筷子容易断,一把筷子不就坚固多了!”许水撰形象地说,通过捆绑融资,大小企业相互担保,留有固定的保证金池,企业和银行共担风险,银行放心多了。以前企业贷款,大部分只能贷到六成,现在捆绑起来贷款,都能贷到100%有时甚至超过。企业发展离不开资金,许水撰说,这次放款对很多民企来说,真是雪中送炭,有利于帮助他们挺过这个“寒冬”,等来经济形势的逐渐转暖。
三个多月来,同安区商会积极牵线搭桥,帮助不少会员企业顺利贷到款,大大提升了商会的人气。“现在每天都有企业要求加入,30多年来,从来没像这段时间这么热闹过!”许水撰1980年就加入同安区商会了,是名副其实的“元老”级人物了。
“现在商会不仅会员多了,凝聚力也大大增强了。”许水撰说,以前会员交了会费,中秋、春节活动后,就再没“声音”了。“现在天天都有人来商会,挡都挡不住!”
【动态】
思明区商会:
筹建我市第一家小额贷款公司
思明区商会监事长陈铁铭掌舵的厦门本土企业——大洲控股集团发起筹建“双润小额贷款公司”,即将破茧而生,有望成为我市第一家小额贷款公司。目前相关申请材料已通过专家评审,待市政府研究后将报省里审批。该小额贷款公司的成立将在开辟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平抑民间借贷高利贷现象,加大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助力思明区经济发展。
据了解,“双润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高达4亿元,由8家公司和4位自然人共同出资设立,大洲集团出资11300万元,占28.25%,为第一大股东。
湖里区商会:协助组建中小企业金融担保公司
湖里区商会于去年4月与湖里区工行、农行、建行3家银行达成600亿元的授信协议;平时,利用召开会长会、常务理事会、理事会和政银企恳谈会等契机,积极开展银企对接活动,组织参会企业老总与银行高管开展面对面的咨询联谊,加强银企联系沟通,深受企业欢迎;在区政府出台为企业贴息贷款政策后,主动协助符合条件的企业做好贴息贷款的申请,帮助企业解决资金短缺困境。
同时,湖里区商会积极协助区经发局、区财政局筹建湖里区中小企业担保公司。以银鹭、禹洲和恒兴三家企业为骨干,广泛联系有意愿的会员企业参股。
集美区商会:成立小微企业城市商业合作社
针对去年国家金融宏观调控局面,尤其上半年连续紧缩,集美区商会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偕同建行、区担保公司开展联保联贷等业务,为多家企业解决资金短缺的燃眉之急,目前已为近40家企业提供4.1亿元的担保额度。
2012年8月,集美区商会协助区政府组织15家企业参加政企银座谈会,听取会员企业金融方面的诉求和建议,帮助企业解决融资困难;11月,协调指导杏滨商会与民生银行成立了小微企业城市商业合作社,首批78家会员共获8000万元信贷支持;目前已与浦发银行厦门分行建立全面合作伙伴关系,获得10亿元贷款额度。
海沧区商会:为入驻企业争取财政奖励资金
2010年海沧商务大厦建成后,海沧区商会在招商引资的同时,主动作为,积极参与《关于入驻海沧商务大厦区商会会员企业财政扶持政策的实施细则》的制定,为企业争取财政资金奖励;邀请经贸局、财政局工作人员为意向企业讲解财政政策扶持细则,指导兑现入驻奖励。2012年以来,为入驻企业争取奖励资金近1200万元。
为扩大金融企业覆盖率,海沧区商会积极走访辖区银行,现已将工商银行、农商银行、招商银行、厦门银行、兴业银行的海沧支行发展成为会员企业,2012年通过银企对接的形式牵线搭桥,帮助企业融资5亿多元。此外,注册资金为2亿元的海沧区小额贷款公司正在积极筹备中。
翔安区商会:为会员企业广泛寻求贷款渠道
面对国家宏观调控和银根紧缩政策,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翔安区商会广泛接洽各专业银行,统一为有融资需求的会员企业寻求贷款渠道,与翔安区各相关部门齐心协力,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急需的资金。2012年以来,已帮助企业争取到2亿元的贷款。
新圩商会通过与中国银行厦门分行、市信用联社、厦门邮储银行签订金税扶优工程协议,取得24亿元的授信,为新圩镇的发展出资出力。
>>>链接
四招解决
中小企业融资难
日前,市工商联(总商会)牵头组织的中小微企业课题调研成果出炉,形成题为“厦门市中小微企业的生存状况及发展环境研究”的调研报告,顺利通过专家评审。
从调研报告中记者了解到,截止到2011年底,我市中小微企业总数约为9.9万户,占全市企业数的99.5%,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是我市中小微企业的主体。
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报告提出帮助解决融资难题、做好用工保障、支持转型升级、优化政务服务环境等助推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其中,针对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提出四条建议。
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小微企业贷款担保与保证方式,支持企业采取动产、应收账款、承包合同、仓单、股权和知识产权质押等方式进行融资
鼓励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发放小额信用贷款。研究推进建立以民间资本为主体、专门为小微企业服务的区域性中小银行和村镇银行试点工作,引导民间资本支持小微企业发展。鼓励小微企业联合进行债券融资,推进小微企业集合票据发行,提高小微企业融资成功率。
优化企业融资政策
会同有关部门完善新政策的操作细则,增强新政策操作性和实效性。落实市政府出台的《厦门市关于进一步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实施意见》,加大对中小微企业融资支持的力度。
优化融资扶持手段
政府应通过相关的金融服务日活动,为企业与银行、担保机构对接牵桥搭线。进一步研究制定发行补助措施、票据贴息、信用增进、风险补偿等方面扶持措施。在组建市一级再担保机构的基础上,推动在街道和重点工业园区建立信用担保机构、落实担保行业扶持措施、加强对担保行业的备案管理以及发挥市信用担保行业协会作用等有效方式,进一步完善我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优化融资服务平台
完善“金融超市”,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着力加强政银企担保合作,探索建立市政银企联席会议,重点实现两个突破:做好银行与单企业单个项目的“点对点”协调服务;做好银行与行业协会、行业集团“点对面”的协调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