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一个城市最重要的资源。去年,厦门市公务员局围绕厦门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全面实施综合配套改革,积极推进岛内外人才开发一体化、厦漳泉人才工作同城化和两岸人才交流常态化。
今年,厦门市的人才工作还将推出哪些新举措?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该方面工作,导报记者昨日采访了厦门市公务员局局长邱太厦。
加强高校毕业生实名制就业服务
导报记者:近年来,厦门在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今年,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方面,将推出哪些新举措?
邱太厦:市公务员局始终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列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当前,“政府搭台、高校培养、企业使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有力推动了企业和高校、毕业生的对接。近几年开展毕业生职业见习、职业技能培训更是取得了良好效果,全年累计有344家单位提供2507个见习职位,帮助2002名毕业生开展职业见习。审核拨付1242.31万元见习补贴资金、10.72万元见习保险。
今年,我们将继续完善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络平台建设,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特别要及时收集发布毕业生供需信息,搭建好供需交流平台,办好2013年毕业生人才网络交流大会及每月1场的厦门大中专毕业生交流会,进一步推进举办“相约高校·携手未来”大型校园招聘会。
此外,对于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今年将加强实名制就业服务工作。继续实施毕业生职业见习、职业技能培训、首次就业推荐及社会保险补贴等政策,有效促进厦门生源毕业生就业。继续实施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政策,帮助扶持创业毕业生。加强教育引导,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站建立,强化高校就(创)业指导老师培训,提升就业指导实效。
引进高层次人才 催生战略新兴产业
导报记者:厦门市委、市政府历来重视人才工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吸引人才来厦。今年,厦门在人才引进方面,将有哪些新举措?
邱太厦:为抢占高层次人才高地,厦门积极开展“双百计划”,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支持海外留学人才来厦创业。去年以来,新创办的留学人员企业达53家。
今年,厦门市将围绕重点工程建设、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着力引进一批国际知名专家和科技领军人才,力争实现“引进一个海外高层次人才,带来一支创新创业团队,催生一个新兴产业,创造一个经济增长点”。
同时,继续加强人才信息收集与跟踪服务,扩充完善中高级人才库,深化高层次人才匹配对接、委托招聘服务。继续组织厦门市重点企业赴外地高校或人才聚集城市招聘人才;继续做好引进人才经济补贴、人才租赁房租金补助、创新创业人才购(租)房补贴的发放,以及重点人才确认、来厦创业工作留学回国人员身份认定、资助经费申报等日常管理服务工作。加强引才平台建设,扎实推进博士后站点建设。
落实优惠政策 促进人才向岛外聚集
导报记者:按照岛内外一体化要求,今后需要更多的人才到岛外工作创业。今年,在推进岛内外人才一体化方面,将开展哪些工作?
邱太厦:推进岛内外人才开发一体化,是厦门市人才工作的一个重点。
今年,我们将落实好相关人才优惠政策,促进人才向岛外聚集。对在岛外创业工作的人才,申请购买人才住房或享受购(租)房补贴的,同等条件下将优先予以保障。高层次人才本人引进到岛外的,其配偶原属机关事业单位编制内人员应聘岛外区属事业单位可采用考核方式聘用。
此外,今年我们还将进一步拓展设立岛外人才分市场、办事处,推动人才交流、人事代理、人才派遣、人才培训向岛外延伸。继续举办“岛外企业人才专场交流会”,提供“人才直通车”免费接送赴岛外参会,促进人才到岛外工作。
打造区域性人才交流合作示范区
导报记者:随着“厦漳泉闽南三地人才服务同城化网”的开通,三地人才交流更加频繁。今年,厦漳泉人才同城化方面,将有哪些新举措?
邱太厦:“厦漳泉闽南三地人才服务同城化网”的开通,实现了三市人才信息库查询、职位在线搜索、大学毕业生人才档案跨市查询和视频面试等方面的功能。
今年我们将继续完善厦漳泉同城化人才协调机制,强化区域合作联席会议制度。着眼人才服务同城化和人才资源同城化,完善人事人才保障制度,构建厦漳泉大都市区引才、育才和人才流动一体化框架,降低区域内人才流动和开发成本。
同时,完善充实“厦漳泉闽南三地人才服务同城化网”,不断扩充同城化职位库、人才库、大学毕业生档案库,扩大视频面试系统的服务群体,实时更新三市人才人事政策法规、专业资讯、招聘会预告、人才市场供求信息等,促进区域内人才资源规范、有序、合理、高效配置。
力争率先全国放宽人才市场对台准入
导报记者:厦门作为台湾人才“登陆”求职的“桥头堡”和前沿平台,如今两岸人才交流与合作迈入了新的阶段。今年,厦门在两岸人才交流合作方面,将有哪些新举措?
邱太厦:今年,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综合配套改革方案,积极申报国家级人才市场,推动规划建设厦门人才市场大厦,支持厦门人才服务中心拓展业务,将厦门市人才市场建成立足厦门、服务漳泉龙、连接两岸的区域性人才交流合作示范区
进一步深化两岸人才交流合作。
对台人力资源开发合作方面,今年厦门将力争率先全国放宽人才市场对台准入,扩大人才市场对台湾服务提供者的开放度,允许台湾人才服务提供者设立独资机构,放宽设立合资机构的出资比例限制。探索两岸人才交流合作新模式,加强与台湾人力资源机构和专业公会的深度对接,引进台湾地区优质人才资源和人力资源服务项目。
同时,继续发挥厦门市对台独特优势,积极引进、吸收和利用台湾优势行业的优秀人才、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吸引更多带项目、带资金、带技术的台湾专家到厦门市创新创业。在市人才服务中心台湾人才服务部的基础上,打造辐射面更广、层次更高、功能更全的专业化服务机构。
此外,今年厦门市还将创新专门人才对接平台,支持两岸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合作示范区、两岸金融中心、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对台贸易中心设立人才服务机构,以高端化、专业化的人才服务推动“一区三中心”建设。
打破公务员终身制 试水公务员聘任制
2012年11月8日,《厦门市2012年公开招聘聘任制公务员公告》正式发布,打破公务员终身制,厦门首批“试水”招聘6名高级专业性人才。此举意味着,作为福建省试点城市之一的厦门,正式启动了公务员聘任制工作。
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厦门初次“试水”就开辟出了6个公务员高级职员岗位。导报记者了解到,厦门首次推出的6个职位,乃经过反复酝酿,涉及厦门的城市轨道交通、村镇建设、港口航运、对外交流、城市智能交通等领域,招聘的都是符合厦门经济发展需要,且当前急需紧缺的重要人才。厦门市委、市政府对此十分重视。
整个招聘过程中,厦门面向全国乃至海外招纳贤才,共有122人报名参试。经审核,符合报考条件的有26人,笔试于去年12月30日集中进行。考核环节中,厦门对于前来应聘的人才,更加看重的是他们的专业能力。而聘任制公务员的上岗待遇,则采取了协议工资。
首批聘任制公务员的招纳,标志着厦门在公务员聘任制改革方面,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在探索完善公务员考录制度方面,走出了厦门自己的路子。
数字
3985人
去年,厦门市公务员局共办理引进调入各类人才3985人,比增27.5%。
11人
组织留学人才及其企业申报国家 “千人计划”,11人入选第七批 “千人计划”、2人入选第八批 “青年千人计划”、2人入选“外专千人计划”。
4000名
举办“2012厦门市高层次人才交流大会暨第七届台湾专业人才与项目对接会”,共推出技术项目30个,吸引海内外逾4000名人才到场应聘洽谈,其中来自台湾及在大陆各地工作的台籍高端专业人才210名。
1420万元
积极解决人才住房问题,完成第一批创新创业人才住房的申请与分配工作,254人选定厦门市首批创新创业人才优惠住房,为135人发放购(租)房补贴,补贴金额共1420.88万元。
25922人
全年共办理毕业生审核接收25922人,较2011年增长12.5%。其中博士258人、硕士2453人、本科22032人,厦门生源6673人、非厦门生源1924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