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普工不好招,技术性人才更是难求。为此,一些企业纷纷转战学校“抢人才”。
昨天上午,2013年第一场技术型人才校企对接会在厦门金华达职业培训学校举行。现场,42家知名企业携带540多个岗位入场,“抢招”电工、焊工、叉车司机、挖掘机驾驶员等特殊工种紧缺技术人才。
春节一过 企业转战学校招技工
不同于普通的招聘会,昨日的校企对接会名企汇集。林德叉车、正新轮胎、正新实业、银鹭食品、厦顺铝箔、住总物业、邮政物业、联发集团物业、麦斯特、万达等知名企业,均出现在了对接会现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电工、焊工、叉车司机、挖掘机驾驶员这类技术工人,目前在厦门尤其紧缺,在普通的人力资源市场上基本上很难招到人。因此,节后许多企业纷纷转战学校“抢人才”。
金华达职业培训学校余金华校长告诉记者,目前特殊工种技术人员确实供不应求,今年春节一过,就不断有企业打电话到学校要人。
技工证书成求职者涨薪通行证
昨天上午的对接会现场,虽然不少企业纷纷开出了高薪。但是入场的求职者却很淡定。
尽管是专门组织的技术型人才校企对接会,特种技工仍然供不应求。记者了解到,昨日42家企业拟招540多名技工,而最终进场求职的不到400人。
面对企业的求贤若渴,多数求职者找工作都比较“挑”。因为特种作业需要有从业资格证,而手里有证,工作不愁。1987年出生的小林,是厦门本地人,去年拿的电工资格证。在对接会现场,小林说得很直接:“3000元的工资,跟普通工人差不多。所以,我想找一份工资至少3500元的工作。”
此外,记者还发现,由于紧缺技工受青睐,因此技工证书也成了求职者们涨薪的通行证。
来自四川的邹先生,原先在广东做体力活。自从享受政府培训补贴政策考取了叉车司机证书后,去年底他就在厦门找到了新工作,月薪3500元。昨日,周先生也来到了校企对接会现场,希望找一份薪资待遇更高的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