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春节期间接待游客32万人次,文化旅游业再谋突破———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型
今年春节黄金周期间,集美区主要旅游景区点接待境内外游客共计32万人次,同比增长3.65%。如今,集美区的文化旅游业已成为重点发展产业。但是,如何进一步提升旅游业发展,如何从单纯观光型的旅游向休闲度假型旅游升级,这也是集美文化旅游业发展亟待突破的问题。
“集美位居厦门几何中心、厦漳泉三角地带中心位置,区位优势独特。”驴友们的自助手册里通常这么介绍集美。如今,凭借着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人文特色,文化旅游已经成为集美区的重点发展产业。然而,如何进一步提升旅游业发展,从单纯观光型的旅游向休闲度假型旅游升级,是集美文化旅游业发展亟待突破的问题。
一组数据引人深思:据统计,2014年春节黄金周期间,集美区主要旅游景区点接待境内外游客共计32万人次,同比增长3.65%。旅游住宿人次和房间出租数比增均超过50%。而主要景区中,作为休闲度假型景区的双龙潭、天沐温泉游客接待量分别比增39.67%、29.97%;观光型景区陈嘉庚纪念胜地增长1.34%,厦门园博苑、南顺鳄鱼园则较往年有所下降。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到达且已经带来经济效益的游客人数骤增,但观光型的传统旅游模式受到挑战。
“第一站”
是挑战更是机遇
今年3月1日,厦门火车站将正式封闭施工,施工期间,动车将改停厦门北站。厦深线、厦沪线……届时,游客“大军”蜂拥而来,新形势下,集美当仁不让地成了动车旅客进厦门的“第一站”。
“集美的旅游,必须及时转型提升。”谈及当前集美旅游的发展,集美区文体广电出版旅游局局长吴吉堂分析道。有朋自远方来,作为东道主的集美,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法子。在新的挑战和机遇面前,集美的旅游业也已经悄然发生着变化。
蜕变
半日游升级为过夜游
踏足国家4A级景区陈嘉庚纪念馆,到凤山祖庙膜拜,游双龙潭生态运动区玩滑草,累了就进五星级酒店美美地睡一觉……这样美妙的旅游生活正逐步改变游客的体验模式。
2007年厦门园博苑开园纳客,2009年双龙潭生态运动景区建成,2012年闽台小镇落成,今年灵玲国际马戏城即将开业……一项项新的文化产业项目在集美的土地上生根发芽,集美的旅游项目越来越丰富,这也使游客们从最初逛嘉庚纪念馆、园博苑,玩耍不到半天的旅游,升级为下榻安居、连日游玩的过夜游模式。
人文集美、宜居新城,为了让过夜的游客们有宾至如归的宜居感受,集美也下了大力气。据了解,从2009年到现在,集美旅游的配套酒店井喷式发展,如今集美已建成和在建的三星级酒店就已经有10余家,在岛外是最多的。其中,濒临集美学村的京闽北海湾酒店、紧邻园博苑的杏林湾大酒店更是五星级的高端酒店。
“正月初二至初四,我们酒店213间客房爆满,黄金周七天住宿率达90%以上。”京闽北海湾酒店经理张智群告诉记者,今年春节的房间出租率比去年增长了20%。不仅是京闽北海湾酒店,日东花园酒店、明珠海湾大酒店等都出现一房难求的现象。
据统计,黄金周期间,集美辖区星级酒店共计接待游客1.86万人次,同比增长53.72%。
应对
推动自驾新兴游
观光型景区的吸引力越来越弱,养生、健身、家庭出游的休闲度假新兴景区方兴未艾。春节黄金周期间,集美的户外运动、乡村休闲旅游就是热点,双龙潭生态运动景区的日均接待游客量达到了6000人次以上,仙灵棋休闲农庄、龙潭小镇等农家乐餐厅都出现了排队用餐的情况。“要从观光型旅游向休闲度假型旅游转型。”吴吉堂认为,紧跟时下休闲度假型旅游受追捧的大浪潮,注重游客的体验和参与感,是集美文化旅游发展的突围之路。具体而言,要推动“全域式”旅游,区域景点、景点区域,即便游客还没到具体的景区里头,在集美的区域内就能进行休闲体验游玩,自驾和自助式的旅游便是一个体现。
春节期间一房难求,而在节前还出现了一车难求的现象。福建顺磊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伟清告诉记者,“我们下属的天下行租车行的租车率达到96%以上,其中集美三家车行50多部车全部租出去了,租客大多数是来集美的游客。随着厦深铁路的通车,在集美租车自驾游深受游客喜爱,位于厦门北站的车行自今年元旦开业以来,一车难求的现象屡见不鲜。”
厦门旅游市场已逐渐过渡到以自驾、自助游为主的散客市场,“动自一体”同样是新形势下,集美旅游应对的重要举措。目前,集美文体广电出版旅游局已经着手推进“动车、自驾一体化”项目的进程。也就是说,不久之后,游客乘动车到了北站,出门就能马上到车行租赁汽车自驾出游,而在岛内外的任意经营点都能交还车辆,真正做到“无缝对接”,方便游客出行。
自驾出行的游客们不必担心找不着北,因为在集美区主要交通节点,都有集美文化旅游游客服务中心,向游客们提供宣传、问询、订票、导游、交通中转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