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厦门举行的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披露的信息显示,厦门上半年GDP增幅并未达到预期,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进出口四项指标低于预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城镇登记失业率两项指标控制在预期之内,不过,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总收入、地方级财政收入、实际利用外资四项指标则高于预期。
权威人士认为,厦门经济增幅未能达到预期,因为正处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爬坡过坎关键期。
增幅居全省第八厦门上半年GDP增长8.8%
据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披露,上半年,厦门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65.6亿元,同比增长8.8%,但仍低于全年预期目标1.2个百分点。其中,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总收入、地方级财政收入、实际利用外资四项指标高于预期,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进出口四项指标低于预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城镇登记失业率两项指标控制在预期之内。海沧、集美和翔安超过年度预期,思明、湖里和同安则未达到预期。
从上半年运行来看,厦门GDP增长由1-2月的1%逐步回升至上半年的8.8%,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固定资产投资、金融业增加值等保持较快增长,房地产销售市场在全国普遍低迷的情况下,仍保持正增长。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分别增长7%、7.9%,增速均居全国沿海主要港口前列。外贸转暖回升,6月当月进出口增长2.8%,其中出口增长4.8%,扭转了今年初以来的下降趋势。合同利用外资与实际利用外资规模近5年同期最高水平,继续稳居全省首位。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同比提升0.9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新兴产业快速增长,现代照明和太阳能行业产值增长24.7%;软件信息服务业实现销售收入增长23.1%;登记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金额增长59.5%;限额以上网络零售额增长47.3%;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11%,数字内容与新媒体增势较好,美图网营收增长5倍。
此外,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13.15,同比增9.3点,比一季度增15个点,是2013年以来最高水平。财政收入增长10.8%;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12%,高于同期经济增速。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8%,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1%,高于GDP增速2.3个百分点。
行业形势严峻
重要经济领域存在问题
与全省各地主要指标相比,上半年全省GDP增长9.7%,厦门GDP增幅居全省第8,与全省平均水平相差0.9个百分点,仅高于南平,低于第7位的三明0.7个百分点。
在工业方面,电子、化工等中分优势行业形势严峻。上半年厦门电子行业产值下降2.5%,其中平板显示产业链产值下降2.3%,同比回落14.8个百分点。化工行业受翔鹭系产能布局调整、PTA价格下降等因素影响,产值下降0.7%;个别大户企业像宸鸿科技、联想移动等企业产值出现下滑;新增长点贡献有限。今年厦门工业预计新投产项目18个,新增产值14亿元,上半年贡献产值仅4亿元,去年新投产的6家企业今年上半年实现产值26.4亿元,仅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1.1%;工业投资增长乏力。部分企业投资意愿不强,部分在建工业项目进度偏慢。上半年全市工业投资下降2.7%,占固定资产投资的17.8%,同比下降2.7个百分点,总量及增幅均居全省末位。
在服务业方面,表现为航运物流产业港口货源不足。受周边地市采砂专项整治影响,吞吐量占比最大的矿建材料降幅明显;受贸易持续下降影响,外贸货量不足;本地航运企业受燃油、人工成本高及市场竞争激烈影响,经营面临困难。
受省内其他地区影响,厦门地区不良贷款反弹压力仍然较大。此外,企业融资成本较高,银行存贷款增长压力大。
在固定资产投资上,新开工项目尤其是大项目少,上半年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数同比减少12%,征地拆迁仍然是制约投资的主要瓶颈,部分项目前期审批滞后影响项目落地开工等。
爬坡过坎关键期
转型取得明显回报需要周期
“厦门经济增速未能达到预期,可能与产业转型升级有关,转型还处于投入期,明显回报需要有一定的周期。”厦门大学的一位专家如此解读。
事实上,厦门正在构建“5+3+10”的现代产业体系。28个重大产业项目快速推进,725所产业化基地等项目建设提速,华润万象城、五缘湾游艇综合体等项目开工建设,海西国际商贸会展中心、I0I棕榈油加工等项目前期大力推进,厦门市领导挂钩对接服务的37家重点增资扩产企业总体进展顺利,软件园三期、火炬同安翔安产业基地等园区载体加快建设,润晶光电、乾照光电LED等一批世界500强、央企、百大台企、民营企业招商项目落户厦门。
上半年厦门经济形势分析会指出,厦门目前正处于转型升级的爬坡过坎关键期,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现有存量企业,工业企业受市场需求不足、竞争激烈等影响,正面临转型;进出口增长乏力、房地产销售放缓等影响服务业快速增长。增量方面,新投产大项目少,新项目建成并发挥效益仍需时日,对经济增长贡献小。不过,厦门也迎来了在发展上的新的历史机遇:中央支持福建、厦门加快发展,将有利于重大政策落地,推动改革创新,释放改革红利;厦门仍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厦门在区位条件、宜居环境、经济基础、行政效率等方面具有优势;产业和城市发展的内需也较大,跨岛发展、城市转型将为产业、投资等带来较大需求,而经济下行压力,也是推动厦门产业、人口和空间结构转型的良好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