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
4.5次
到2020年,境内旅游总消费额达到5.5万亿元人民币,城乡居民年人均出游4.5次,旅游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
2.5次
2013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达到32.6亿人次,国内旅游业收入2.63万亿元,中国人均出游为2.5次。
10次
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年人均出游次数为10次左右。
中新社8月21日电 国务院近日印发公布《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鼓励职工结合个人需要和工作实际分段灵活安排带薪年休假。
《意见》明确,切实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强化全社会依法休假理念,将带薪年休假制度落实情况纳入各地政府议事日程,作为劳动监察和职工权益保障的重要内容,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加快落实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鼓励职工结合个人需要和工作实际分段灵活安排带薪年休假。在教学时间总量不变的情况下,高等学校可结合实际调整寒、暑假时间,中小学可按有关规定安排放春假,为职工落实带薪年休假创造条件。
《意见》还明确,推动旅游产品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转变,满足多样化、多层次的旅游消费需求。针对特定人群,如学生与老人,意见还提出积极开展研学旅行,大力发展老年旅游等。
【解读】
《意见》亮点
1、坚决制止景区变相涨价
《意见》称,景区门票以及景区内另行收费的游览场所、交通工具等要实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体现公益性,严格控制价格上涨。应按照规定,对未成年人、在校学生、老人、军人、残疾人等实行门票费用减免。要进一步加强价格监管,坚决制止各类变相涨价行为。
2、积极开展研学旅行
《意见》明确提出要积极开展研学旅行,鼓励职工结合个人需要和工作实际分段灵活安排带薪年休假。在教学时间总量不变的情况下,高等学校可结合实际调整寒、暑假时间,中小学可按有关规定安排放春假,为职工落实带薪年休假创造条件。
3、发展购物旅游
《意见》要求,扩大旅游购物消费,整治规范旅游纪念品市场,鼓励特色商品购物区建设,提供金融、物流等便利服务,发展购物旅游。
鼓励各地推出旅游商品推荐名单。在具备条件的口岸可按照规定设立出境免税店。研究完善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将实施范围扩大至全国符合条件的地区。研究新增进境口岸免税店的可行性。
4、鼓励对旅游团队 火车票价优惠
《意见》明确,增开旅游目的地与主要客源地之间的列车和旅游专列,完善火车站、高速列车、旅游专列的旅游服务功能,鼓励对旅游团队火车票价实行优惠政策。支持低成本航空和旅游支线航空发展,鼓励按规定开展国内旅游包机业务。规划引导沿江沿海公共旅游码头建设,增开国际、国内邮轮航线。
【名词解释】
带薪休假
近年来引起越来越多关注的是带薪年休假,即俗称的带薪休假。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休假。职工在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同时还明确了年假长短。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假。单位可根据生产、工作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应按该职工日工资收入300%支付。 (据新华网)
【新闻背景】
旅游法开启
依法休假时代
根据《劳动法》《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等法规,以及去年实施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在我国第一部《旅游法》开启“依法治旅”之际,我国开始全面步入依法休假时代。
目前我国劳动者依法可以享受的休假休息权利,主要指法定节假日、年休假、探亲假、婚假、丧假休假期间,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2014年法定节假日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属于全体劳动者的节假日,第二类是属于部分公民的节日:妇女节、青年节、建军节、儿童节等,有关公民可以放假半天。第三类是属于少数民族的节日。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工作的,应依法支付加班工资。劳动者还享有探亲假、婚丧假,以及事假、病假、女职工的特殊假期等其他假期。(据新华网)
我国职工带薪年休
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62个国家和地区法定节假日平均为11.7天,我国并列排在33位,属于中等水平,与法国、意大利等国家持平,超过澳大利亚、美国、德国、加拿大、英国等发达国家。62个国家和地区工作10年的职工带薪年休假平均是19个工作日,我国(10个工作日)排在并列59位,仅高于泰国和菲律宾。综合比较,我国法定节假日天数和世界平均天数非常接近,但是职工带薪年休与世界平均水平天数有较大差距,导致我国职工休假水平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据中广网)
【分析】
推动旅游市场
向社会资本全面开放
中新社8月21日电 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意见》牢牢把握旅游业是市场化水平和开放度均较高的综合性产业这一特点,推动旅游市场向社会资本全面开放。
首次提出科学旅游观
《意见》倡导科学旅游观,不再提出旅游人次等数量指标,而是突出了旅游消费、年人均出游人次等质量性指标。
推进建立国家公园体制
《意见》鼓励中介组织发展,推动旅游市场向社会资本全面开放。各地要破除对旅行社跨省设分社、设门市的政策限制,鼓励品牌信誉度高的旅行社和旅游车船公司跨地区连锁经营。
稳步推进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实现对国家自然和文化遗产地更有效的保护和利用。
取消边境旅游项目审批
抓紧建立景区门票预约制度,对景区游客进行最大承载量控制。
取消边境旅游项目审批,将旅行社经营边境游资格审批和外商投资旅行社业务许可下放至省级旅游部门。
研究部分国家旅游团入境免签
《意见》明确,研究促进外国人入境过境旅游签证便利化措施,推动符合规定条件的对外开放口岸开展外国人签证业务,逐步优化完善外国人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推动外国人72小时过境免签城市数量适当、布局合理。统筹研究部分国家旅游团入境免签政策,优化邮轮出入境政策。
列时间表
“倒逼”旅游业改革
中新社北京8月21日电 《意见》明确给出到2020年的发展目标和完成重点任务的分工与时间表。
“《意见》中提出了时间表,这样就有了倒逼机制。”国家信息中心旅游研究规划中心主任、北京交通大学教授石培华表示,此次意见的出台,有望为解决制约旅游业发展的多方面问题提供突破口。例如,为职工落实带薪年休假创造条件的高校调整寒暑假和中小学放春假,便会在2015年6月底前出台具体措施。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戴学锋看来,《意见》的亮点主要有三处,即投融资体制改革、土地利用政策和加强旅游公共服务建设。
“最主要的是土地。”戴学锋注意到,此次《意见》首次明确提出,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以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形式与其他单位、个人共同开办旅游企业。
同时,加大对旅游业和旅游企业的财政金融扶持,亦是《意见》的亮点所在。戴学锋表示,过去旅游行业的小微企业由于缺少资金支持,“使得创造力没有办法变为生产力。”
推进旅游业改革,也是中国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戴斌表示,在新的历史时期内,旅游业或将在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方面起到排头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