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两岸经贸
翔安建设富美乡村 促进农民增收
文章来源:厦门日报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4-08-25  点击数:  分享到:
59.2K

    儿童在游乐场里嬉戏,老人们在健身场上打着太极拳,而旁边的文化广场,社区乐队成员则抱着琵琶、吉他,弹奏出动听的乐曲。这种城市里常见的温馨场景,昨天出现在翔安区一个叫山亭的小乡村里。

  “美丽厦门战略规划”不仅让小村庄变美了,而且也让居民们的幸福指数大大提升。今年年初,翔安区确定了大嶝街道嶝崎、双沪社区,新店镇澳头、欧厝、吕塘社区,马巷镇山亭、琼头社区,内厝镇锄山、后田、莲塘村,新圩镇马塘、云头村等12个村(居)作为2014年全区首批实施富美乡村建设的示范点。翔安区的目标,不仅是要打造天蓝、地绿、水净的生态新农村,还要让老百姓的“钱袋子”一齐迅速鼓起来。

  A

  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

  夏日的艳阳下,翔安广袤的农村地区,一场场建设富美乡村的战役还在持续打响。经过几个月来的努力,目前,琼头社区进村道路绿化美化提升及琼江公园、日月宫的建设已基本完成,双沪社区和云头村的建设项目正准备验收,锄山村项目建设已完成八成……

  镇守厦门东大门的内厝镇,一条道路掩映在红花绿叶中,串联起内厝的各大乡村。内厝特别注重将山水田园的自然景观与各村不同文化特点相结合,莲塘突出水的特色和宋江阵文化,锄山突出山的特色和禅文化,后田突出田园风格和汽车公园文化特色,基本形成了三个村的区域性规划。

  在“美丽厦门共同缔造”的指引下,今天在翔安,几乎每个镇街都在通过强有力的基础设施建设,构筑富美乡村腾飞的坚实平台。譬如新圩镇云头村,充分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按照分批分项分期的原则有序推动各项工程,不断打造乡村生态旅游的典型。他们计划投入700万元,建设多功能文化广场、慈济宫老人活动中心、文化景墙及污水处理站,并进行古民居修缮、自然村环境整治。

  B

  农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

  几天前,又有20余名优秀的贫困学生,从村里领到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的奖金。新的农贸市场和生鲜超市的建设,如今在山亭村也已被摆上日程。建成后,它们不仅将大大方便村民的生活,还将有效增加集体收入。

  翔安区把“百姓富”和“生态美”一道,推上了极其重要的位置。在翔安区的各个农村社区,曾经茫然失措的农、渔民通过技能再培训有了一技之长,相关部门还牵头协调在工业区厂房周边腾出闲置用地,让被征地农民及海域退养渔民迈向餐饮、零售等服务性产业。村民们的生活宽裕起来,同时,村里的集体收入也越来越高。

  在推动农民增收的过程中,翔安区多举措促进土地流转取得的成效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接下来,该区还将进一步加大土地流转的力度,特别是加快推进大户规模经营流转土地,同时加强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吸引更多的农业企业参与土地流转,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农业。而在翔安区的各个乡村,一次次探索“百姓富”的努力也在接连展开。如今,越来越多的“富美乡村”在翔安落地生根。公共设施不断向农村延伸,城市文明也在向这里辐射,老百姓的幸福感愈发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