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驻现代物流园区,缴纳税收5万的企业可享有最高百万的经营场地补助;将总部迁入园区的企业,可申请最高150万的迁入奖励;已进驻片区的纳税大户可申请上限为150万奖励……
眼见为实、触手可及的专项资金扶持政策,加上自贸区申报、岛内北部高端商贸区建设等重磅利好,让万翔国际商务中心所带来的专业写字楼效应正迅速发酵。
据悉,“企业扶持发展专项资金”由象屿保税区支持,用于扶持园区企业发展,奖励纳税大户。此举让企业的经营成本大大降低,部分企业甚至获得三年期的免税扶持,在相当程度上让园区商贸氛日益浓厚。
A
2000多家企业
已入驻现代物流园
记者走访现代物流园区的过程中发现,园区内企业的数量在近两年急剧增长。尤其是刚刚起步的万翔物流园,因北部高端商贸区的规划、自贸区的申报建设,以及万翔国际商务中心、万翔冷链等国际标准的办公配套和产业配套,吸引了众多物流、商贸等行业企业的争先入驻。
据了解,截止今年4月份,厦门现代物流园区的进驻企业已达到2555家,累计外贸进出口额472亿美元,吸引投资39亿美元。而仅物流行业的营运收入就达到443亿元,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2269万箱。外贸进出口额和物流营运收入在全国始终保持领先地位。
B
三年内可免税减税
百万级专项扶持
在采访入驻企业之后,记者获悉现代物流园区对企业的吸引力,集中体现在园区对企业的扶持政策上。专项税收扶持由象屿保税区财政支持,用于园区企业发展以及纳税大户的经营奖励。
据了解,入驻万翔国际商务中心的企业,获得扶持的发展专项资金奖励共有7项。针对专业行业企业,如经营进口酒类企业,园区三年内给予其区本级税收贡献的100%扶持;而如果企业入驻专业市场辖区内,最高可有200万元奖励。
针对园区内物流企业项目投资总额、增长速度、先进技术或业务模式创新等指标,象屿管委会每年还将组织评选出10佳物流企业、创新型物流企业及成长型物流企业等,并给予奖励。
而更多的奖励扶持则面向所有类型的企业。如对在区内新设立和新迁入的总部企业,每年按企业年缴纳税收的一定比例给予奖励,即第一年50%,第二年40%,第三年30%;对于已在园区设立的总部企业,年奖励上限为150万元;而对于新设立(迁入)企业,年补助上限100万元的经营场所费用补助等。
更可喜的是这些专项扶持资金类别,大部分可叠加申请,这也在极大程度上降低入驻万翔国际商务中心企业的经营成本。
C
保税区政策优势
相当于“准自贸区”
除了已有的企业成长扶持之外,现代物流园区中北部片区还秉承“不等不靠、边报批边建设”的申报原则,以上海自贸区为学习对象,在现有的保税区平台上对自贸区理念先行先试,打造“保税区升级版”,为将来升级到自由贸易区做足功课,为入驻企业提供经营便利。
记者获悉,上海自贸区政策不仅仅包含促进货物贸易、促进投资便利化和扩大服务业开放,同时还包括货币结算的便利化、税收政策的国际化、货物中转的简易化等几个方面,对企业产生极大的吸引力。在成立短短的半年内上海自贸区已吸引7772家企业入驻,注册资本超过1700亿元。
目前在万翔国际商务中心入驻的企业都能够享受“准自贸区”政策红利。例如,保税区率先在全国区域实施企业分类管理模式,园区企业可以享有“集中报关、分批出区”通关制度和“一线集中检验检疫,二线分批核销放行”的监管模式,享受全国最快的通关速度。
此外,象屿保税区还在全国率先实现“区港联动”、“区港一体化”和“海陆空铁联动”运作,园区与海港、空港之间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无缝对接和联动运作,被海关总署推为全国特殊监管区域整合的样板。
链接
片区首席地标型写字楼
引领企业一路向北
作为海西经济区的核心城市,厦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知名企业。与此同时,自贸区申报的进一步推进以及机场片区各大园区建设的进一步完善,也使得厦门本岛北部成为众多企业集中落户的片区。
随着成长型企业对“低价高配”的专业型写字楼的需求日益凸显,机场片区首个专业型写字楼地标项目——万翔国际商务中心应运而生。项目独享厦门海空双港优势,集物流配送、工商税务、检验检疫、跨境交易等物流产业核心要素于一体,成为园区发展的“心脏”。
“占据厦门交通核心枢纽,享有保税区的政策红利,让项目在岛内脱颖而出。而日益明朗的发展前景,加上项目超前的产品配置,更是吸引众多企业陆续入驻。”万翔国际商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精准的产品定位加上良好品牌价值,使得买家清晰地意识到了产品背后的价值,除众多成长型企业一次性购买2层、3层自用外,还有大量投资客户整层地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