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两岸经贸
厦门自贸区建设方案“制造”更多贸易便利
文章来源:海西晨报  作者:张延梅  发布时间:2014-09-16  点击数:  分享到:
59.2K

  《厦门市自贸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日前出炉。最近以来,“厦门申请自贸区,做生意更便利了”也成了台商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未来贸易的便利化,让台商对这个自贸区赋予了怎样的希望?

  《厦门市自贸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日前出炉,当中公布了推动贸易便利化等多项重要内容。同时,厦门也将继续贯彻“边申报、边审批、边建设”的思路,加快推进自贸区申报及建设。

  最近以来,“厦门申请自贸区,做生意更便利了”也成了台商说得最多的一句话。由于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厦门已经拥有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大陆对台贸易中心等,厦门自贸区一旦设立,在对台自由贸易上比别的地方有更大的发挥空间。记者了解到,《方案》在台商圏内广受好评,台商也对此赋予更多的希望。厦门市台商协会会长陈信仲表示,自贸区方案主要为货贸港一体完成,一窗口全程办理,相对缩短审批流程、通关时间,将会增加交易额与量,希望在便利化的背后会涌现更多商机,也希望货畅其流的背后,两岸未来会有更多诸如减免税之类的利好信息传出。

  商人有便利,才能赚大钱

  贸易

  据悉,《方案》其中一亮点是整合海沧港区和东渡港区的海关编码,划归一个口岸海关管理,整合海沧保税港区、象屿保税区的保税加工仓储业务,划归一个海关管理。 此外,厦门还将加快建设“关港贸”一体化信息平台,建立“一口受理、一次申报、一次放行”的通关、港航、贸易信息一体化的系统。

  “关港贸”一体化平台的建设,使得货畅两岸,生意更好做了。对此,最早来厦门做台湾水果贸易的台商温仁得连连称“赞”。他说,厦门设立自贸区后,与台湾的贸易往来有望加速。商人有便利,才能赚大钱。目前,台湾货物主要在东渡港区登陆,欧美货物则主要在海沧港区上岸。未来两港整合,加之两岸各项自由化措施松绑,两岸有望据此在自贸区内寻找到合作的机会。

  人民币理财,台胞将受惠

  金融

  厦门要建自贸区,《方案》特别提及争取今年年底前在特殊监管区域银行业金融机构内尝试拓展台湾银行人民币资金运用渠道。就此,有台商认为,这或许意味着将来会有许多台湾的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登场。

  前一阵子,厦门银行推出“凤凰花理财卡”,在厦存款人民币,从台湾可取回人民币。最近也有消息传出,东亚银行有意要与厦门市台商协会合作推出联名卡,让台胞可以办理等同于“信用卡”的银行卡。美格农艺副总经理、台商陈岱明高兴地说,厦台在金融创新方面的点子真是越来越多了。

  福建首位台籍证券分析师、东莞证券厦门营业部杨博光博士建议,在人民币资金运用渠道上,除了回流机制外,台湾可努力成为香港以外的境外人民币结算中心,当“金流”后盾。目前,沪港资金流通增速,台湾银行可在区域内增加金融额度,包括单日汇兑上限提高、进行ATM存取等,用金融来协助自贸区建设。

  快件更快运,网购有潜力

  电商

  《方案》在跨境电商方面,占据独特对台区位优势的厦门将继续扮演两岸交流先行者的角色。在具体业务方面,对台海运快件监管中心和跨境电商海关监管场所计划于12月正式投入建设并启动相关业务,年底前推动万翔冷链物流建设进口冷鲜食品分拨中心。

  不少台商就此看到了在两岸双向网购上更大的发展潜力。台湾刘先生在淘宝网上浏览时赫然发现,有不少卖家标注商品价格的同时,也标注等值台币。他说,这显然是给台湾买家看的,两岸在电商上的交易开始呈现双向化。随着两岸速递发展,两岸商品流通会越来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