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两岸经贸
承接台湾产业链厦企可找机会
文章来源:台海网  作者:张姗姗  发布时间:2015-02-02  点击数:  分享到:
59.2K
    上周六,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和王亚南经济研究院共同举办的“海西自贸区高级研修班”正式开班,不少企业主纷纷当起了“学员”。前来上课的上海财经大学博导、自贸区研究院秘书长陈波表示,福建自贸区的主要抓手就是尽快落实ECFA,厦门企业则可以在承接并整合台湾产业链上寻找更多机会。

  “这是首次开班,今后会根据需求陆续增加班次。”上述研修班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研修班的计划是招满40人开班,已有60多位学员正式报名,而开班课上,前来听课的有近90人。

  事实上,随着政策的落地,“自贸区”已经成为了厦门企业主们热议的话题,并激发了空前的学习热情。

  在当天的讲座上,陈波透露,这已经是他最近第三次在厦门就“自贸区”相关政策和应对进行解读。

  “新设自贸区首要的问题就是定位。”陈波表示,包括厦门在内的福建自贸区主要目标显然就是提升台海经贸合作水平。

  陈波认为,目前,ECFA在两岸经贸发展中遭遇尴尬,货品贸易、服务贸易、投资保障、争端解决等方面的政策推进近乎停滞,加强大陆与港澳台经贸纽带有着紧迫性,这也是福建自贸区能脱颖而出成为“黑马”的主因。

  “福建自贸区的主要抓手就是尽快落实ECFA。”陈波解释说,区域的点对点合作容易打开僵局,如何在厦门与台湾9个自由经济区对接上取得突破,将是厦门自贸区建设的关键。

  厦门如何参与自贸区改革试验?陈波建议,要以建立台海自由经济区、两岸经济一体化为主线。比如,在人民币/外币跨境投资、结算便利化上做得更好、更大规模;摸索出一套台海经济更紧密合作的新模式,在海关、工商、资质、税收、信息共享等方面进一步提升一体化水平和效率。

  “企业可以在承接并整合台湾产业链上寻找机会。”陈波建议,厦企可以利用地缘优势,承接台湾加工业,或者合作开发新技术、新材料,并多学习借鉴台湾旅游文化服务业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