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业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我市的饮品市场硝烟弥漫,各大饮料企业纷纷求新求变,以迎合消费者的口味,跟上市场变化的节奏。面对空前的激烈竞争,进口饮料、轻酒精饮品也来分一杯饮品市场的美羹——厦门的饮品市场商战正酣,各种品牌也加速洗牌。
老品牌推新口味巩固行业地位
说到统一冰红茶,不少消费者肯定耳熟能详。不过今年,如果要买一瓶统一茶,您可能会有几十种不同的选择——在我市的各大便利店里,统一厂商包下了整个冰柜,摆放着几十种不同的产品。
统一海之言系列是果味饮料,统一小茗同学冷泡系列是茶饮料,统一呵彩系列是维生素饮料,统一雅哈是冰咖啡,还有统一阿萨姆奶茶、统一煎茶奶茶……
一位连锁便利店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像统一这样,借助新的产品来进一步巩固饮料行业地位的企业并不少。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康师傅、加多宝、天喔茶庄等主要饮料厂家也纷纷在厦通过推出新包装、新口味产品或新的品牌系列来挖掘细分市场的潜力。
本土企业主打“营养健康牌”
记者注意到,不少本土饮品企业主打“营养健康牌”以稳住并拓展营盘。银鹭今年推出了植物蛋白新品,其“醇核桃奶”凭借“健脑饮品”的功能和“醇椰汁”的“天然营养”诉求,吸引了不少消费者。
厦门另一本土饮品企业中绿粗粮王则因契合可口可乐天然健康饮料产品的发展计划,即将“嫁入豪门”,可口可乐中国近日宣布计划以4亿美元的现金全资收购厦门粗粮王饮品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成为可口可乐发展天然健康饮料市场的“杀手锏”。
惠尔康继续深耕“健康饮品”——仙草蜜、菊花茶等,这些特色饮品因为解暑、降火等功能而拥有自己的消费群,也给惠尔康深耕健康饮料市场带来勇气和底气。
进口饮料扎堆“圈地”
随着自贸试验区的落地,进口饮料产品也迎来发展新机遇,扎堆入厦“圈地”,来分饮品市场的一杯美羹。
“原来厦门的进口饮料比较少,只有依云、人参公社等一两种,但现在多了,单单我们一家店,进口饮料的品牌达到数十种,比去年多了好几倍。”在我市一家进口商品直营店,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平均每个月就有2-3种新的进口饮料品牌进场销售。
记者在该店的新西兰馆看到,单单来自新西兰一个国家的进口饮料就达到20多个品种。这些进口饮品被摆放在最醒目的位置,包括乳品、果汁饮料、茶饮料、饮用水。这些进口饮料的价格都比国产饮料最少高出一个档次,主攻中高端市场,天然果汁饮料的价格几乎都在20元上下,比如甘露系列茶饮料以及甘露纯果汁,每瓶售价达到24元,销售仍处在试水阶段。
也有部分专攻平价市场的进口饮料已经走进了我市各大超市、便利店和社区小卖部,比如韩国的果汁、日本的波子汽水、泰国的椰子饮料、SW菲律宾的芒果汁等,每瓶零售价为7-10元,和国内的一线饮品品牌价格不相上下。
酒精饮料悄然洗牌
啤酒也有“黑白配”!乐飞黑啤酒、福佳白啤酒、时代啤酒、科罗拉特级……记者看到,今年,各种品牌、各种口味的啤酒丰富多彩,给消费者带来了更神奇的体验和更多选择——比如,您知道青岛有一种叫“原液”的啤酒吗?在不少KTV它的售价每瓶要达到百元以上,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这样的啤酒保质期只有一周左右,它可是天然酿造出来的啤酒原液!
不过,也有一些“轻酒精饮料”于今年悄然退出了厦门市场。“今年娃哈哈的格瓦斯就退出市场了。”一家零售企业的相关人员告诉记者,格瓦斯这种源于俄罗斯原麦发酵的“啤酒饮料”并没有受到厦门市场的热捧,今年悄然退出了厦门火爆的饮品竞争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