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海沧的跨惠通海外商品体验中心昨开业,两千多种商品任您挑选“自贸新商圈”逐步成型,已有10个展示交易平台开业,辐射周边地市
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进口商品展示交易飞来一只“五色鸟”——昨日,位于海沧阿罗海城市中心商场的跨惠通海外商品体验中心盛大开业,该体验中心的标志就是一只梦想五色鸟。
“我们将跨境电子商务比喻成五色鸟,它飞越五洲,网罗全球优质商品,收集到厦门来,让市民足不出户购全球。”跨惠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天津说。
近年来,厦门片区着力打造“惠民工程”自贸试验区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共有24个项目,展示总面积达34万平方米,其中已有10个项目开业,“自贸新商圈”逐步成型。
“吸睛”更“吸金” 试营业期日均营业额20万
体验中心的澳大利亚馆里装饰着“袋鼠”和“考拉”,摆满了耳熟能详的澳洲绵羊油和保健品;体验中心的显示屏滚动播放着每样产品的产地、生产流程等信息,一旁温馨的水吧提供多样的饮品,店内高速的免费WiFi覆盖每一个角落;茅草屋风格的日本体验馆里,精致的日式家居用品、划算的日妆等美物同样让人爱不释手……跨惠通打造的不仅仅是一家普通的进口商品超市,更是一个温馨舒适的购物体验空间。
记者了解到,体验中心分为A馆和B馆,A馆自营进口商品,拥有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种商品,主打休闲食品、母婴产品、生鲜水果、化妆品等;B馆是“万国”体验商城,包含澳大利亚国家馆、日本体验馆等风格迥异的特色展示体验店,消费者能一站式了解体验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旅游资讯、当地特产等。
“我们坚持线上线下一体化,线下现场体验,线上消费购物,让消费者买得放心、舒心。”吴天津告诉记者,经过20多天的试营业,跨惠通海外商品体验中心已经收获了不少“粉丝”,消费满意度与人气持续上升。据介绍,试营业期间体验中心日均营业额保持在20万元左右。
自贸效应“外溢” 周边省市纷纷谈合作
当前,厦门片区着力打造“自贸新商圈”,出台促进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业务发展的办法,截至目前,已有10个项目开业,另有4个项目将于年内开业,共有24个保税展示交易项目,展示总面积34万平方米。
作为体现自贸试验区政策和功能创新的重要载体,不少进口商品交易中心纷纷发挥政策优势,除了在片区建立“总部”,近期也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政策外溢、辐射带动作用,在泉州、漳州等周边地市乃至周边省份建立“分部”。
时福全球购负责人黄先生告诉记者,近期有望在市区内布局20家进口商品便利体验中心。他还说:“未来的"钱景"在线上。公司正在研发线上商城,希望通过成熟的线下布局带动未来线上的大发展。”
无独有偶,邻家集市也把生意拓展到了周边。企业负责人林建设告诉记者,公司先后在龙岩陆地港和武夷山陆地港等地举办进口商品特卖会,取得了很好的反响,未来将陆续在各地举办特卖会和入驻保税区陆地港,让更多地区的市民分享到自贸试验区带来的实惠,不出国门在家门口就能买到物美价廉的进口商品。
提醒
去体验中心
怎么走?
地址:海沧区阿罗海商业广场北区二楼
途经公交: 824路、802路、834路、890路、829路内环、858路、830路、828路、850路、835路、827路、角美709路、857路、漳州港K1路、829路外环
链接
我市出台进口商品展示交易扶持措施
平台建设有补助
今年9月, 厦门片区出台《关于促进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业务发展的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注册在片区内的经营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业务且单体经营面积达到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以上的业主或运营商(“平台企业”),给予在投资开办、日常运营等方面的补助。
在开办补助方面,平台企业对厦门片区范围内权属清楚的招商载体装修改造等投资建设,用于开展进口商品直销、跨境电商和保税展示业务,单个项目面积达1500平方米(含1500平方米)以上,且开业后6个月内实际运营企业入驻率达到80%(含80%)以上的平台项目,经管委会认定后,给予200元/平方米补助。在日常经营方面,平台项目实际运营企业入驻率达到80%(含80%,指面积)以上,并经管委会认定后,根据其实际经营面积,予以2年的运营补助。
《办法》对2016年3月31日前开业的项目,以上两项补助按100%兑现,2016年3月31日后开业项目,按80%兑现。此外,管委会将对已认定的平台企业,统一授予“自贸试验区跨境商品直购中心”匾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