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福建省未来五年加快发展谋划思路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正式出台,给闽台合作带来更多的利好和更大的空间。规划建议中提到要坚持创新,推动转型升级,再次创造企业新活力。这让扎根大陆多年的台商们也十分关注,趁此机会继续开启各家企业的升级之路。
“十三五”凸显闽台合作
不少在厦台商表示,福建刚刚出台“十三五”规划建议很值得关注,也能给企业发展提供方向参考。
据了解, 未来5年,中央在“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打造平潭等对台合作平台”。福建也确立了自己的主要目标,包括闽台经贸合作、文化交流更加密切,平潭综合实验区等对台合作平台作用更加凸显等。
厦门市台商协会荣誉会长、来明工业(厦门)有限公司董事长吴进忠表示,“十三五”规划建议给台商发展带来新机遇,该如何去把握需结合企业自身的条件来调整。“以前台商来大陆发展能获得成功有几个关键的因素,包括优惠政策、人工成本低等,现在这些利好都在慢慢消失,特别是劳动力成本加重,就需要我们继续找寻其他可发展的方法。”
吴进忠说:“政策中有提到‘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打造福建产业升级版’、‘发展绿色循环低碳经济’等这些信息都有用处,传统的制造业需要做调整,不一定要跨行业,可以进行企业的升级,注重提高产值以及环保水平等,都能带来不错的发展效益。”
台商紧抓自贸区机会
此外,规划建议中提到“推进厦门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推动设立漳州深化两岸产业合作示范区和古雷两岸石化产业深度合作试验区”、“加快金门供水供气供电工程建设”等内容,也彰显未来闽台合作空间更加广阔。
特别是规划建议中的“自贸试验区元素”也让不少台商感到十分欣喜。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今年4月挂牌,对台是其最大特色。“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值得好好关注,如何利用自贸机会促进企业转型发展也很值得深究。”厦门市台商协会会长陈信仲说,自己走访了不少会员企业,每每与大家聊起自贸试验区里的优惠政策,不少人也很有兴趣,也有台商已经涉足自贸试验区,挖掘其中的发展机遇。
产业注重质量与融合
企业转型升级其实没那么简单,老台商们所需要花费的时间可不止短短几年。那么,如何让企业进入最佳的调整状态?
吴进忠表示,注重产品质量尤为关键,甚至提高企业产品的附加值,也值得大家来关注。“像我生产的模具其实是能达到千分之一的精密程度,这样生产的产品质量就很有保证,加上技术水平的提高也可保证企业的生产与发展空间,好货品仍有很大的市场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促进两岸的产业融合也是不错的升级方式。“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及未来两岸产业合作要从“结合”升级为“融合”。在这期间,大陆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和生产要素升级,将为两岸产业融合提供契机。比如,大陆服务业黄金时代即将到来,台湾服务业的引入将可带动大陆服务业升级。对此,陈信仲表示,自己从第一产业跨到第三产业,从羽绒服的生产制造到厦门日月谷温泉渡假酒店的经营,目前都发展不错。“我跨行到服务业,吸收台湾服务业精华的部分结合大陆的实际情况来经营,最主要的是‘事在人为’,同时能抓住现在最适合发展的行业并用心来做,也是能发展得起来。”陈信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