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两岸经贸
福建“十三五”规划草案提交审议
文章来源:东南快报  作者:张姗姗  发布时间:2016-01-12  点击数:  分享到:
59.2K

  东快讯(记者夏菁吴静)昨日,《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以下简称《规划》(草案))提交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规划》(草案)中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社会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

  据悉,《规划》(草案)共十七章,涉及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全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健全现代基础设施体系、推动闽台深度融合、努力建设文化强省、全面推进脱贫攻坚等方面。

  其中,在发展目标方面提出,全省经济保持稳定较快、高于全国平均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5%,提前比2010年翻一番;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达5800亿元以上,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3300亿元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1%。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平均增长8%,提前比2010年翻一番,到2018年现行国定扶贫标准扶贫困难人口全部脱贫、2020年现行省定扶贫标准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5年培育壮大产业新体系

  今后5年,福建将培育壮大新产业体系,全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规划》(草案)提出,福建要主动对接“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做大增量优化存量,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建成东部沿海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实现现代服务业大发展,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打造福建产业升级版。

  推进主导产业高端化集聚化,加快提升电子信息、石油化工、机械装备三大主导产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层次,延伸产业链、壮大总量,增强核心竞争力,到2020年产值规模均超万亿元。

  在新兴产业方面,实施“互联网+城市”行动,壮大电商经济规模。其中提出,到2020年互联网经济总规模要实现倍增。

  在特色产业方面,福建将推动现代海洋产业发展,把福建建设成海洋经济强省。到2020年,海洋生产总值争取突破万亿元,力争远洋捕捞产量、产值全国第一。

  2020年省级重点扶贫县全部“摘帽”

  到2020年,福建23个省级重点扶贫县将全部摘下贫困帽子。

  《规划》(草案)提出,今后5年,福建要强化精准帮扶,创新帮扶方式,加大扶贫投入,实施造福工程搬迁扶贫,实行社保兜底脱贫。

  在精准地向贫困地区“输血”的同时,福建还将增强“造血”功能,支持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种养业和手工业,建设一批贫困户参与度高的特色农业基地。同时,引导电商企业布点向贫困地区倾斜,探索资产收益扶贫。

  根据规划草案提出的目标,到2018年,福建现行国定扶贫标准贫困人口将全部脱贫;到2020年,现行省定扶贫标准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将全部“摘帽”。

  加快构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福建将实施“数字福建·宽带工程”,实现4G和光网全面覆盖城乡,WLAN热点广泛覆盖。完善宽带普遍服务机制,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加快建设下一代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推进三网融合。争取国家在闽设立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到2020年,固定宽带家庭普及家庭普及率达到77%,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达到85%。此外,还将强化网络空间统一应用分类授权管理,完善网络数据共享、利用等安全管理和技术措施,加强用户个人信息保护。

  建设城际轨道交通网络

  在构建现代交通运输网方面,推进综合交通、智慧交通、平安交通发展,构建便捷舒适、经济高效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其中,统筹规划和建设福州、厦漳泉两大都市区城际线网主骨架,建设城际轨道交通网络。加快福州、厦门、泉州三大中心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全面提升城市轨道交通公交化水平。

  到2020年铁路运营里程突破5000公里,其中快速铁路突破3000公里;城际轨道交通运营和在建里程突破500公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和在建里程突破300公里。

  推进新一轮民航发展

  加快推进厦门翔安和福州机场二期等门户枢纽机场建设和武夷山机场迁建,加快建设福州临空经济区、厦门临空经济区和武夷山机场临空产业园。积极推进泉州新机场、义序机场迁建和莆田、漳州军民合用机场前期工作,实施龙岩冠豸山机场扩

  能改造,加快建设平潭、东山、宁德通勤机场,以及福清、沙县等通用航空基地、福建省警用通航服务中心和森林航空护林站等项目,培育发展通航研发、制造、维修和培训服务。到2020年,全省民航旅客吞吐量达6000万人次。

  争取实现全省赴台“个人游”全覆盖

  在海峡两岸旅游合作政策上先行先试,争取实现全省赴台“个人游”全覆盖、“小三通”政策新突破。推动平潭综合实验区实施旅游便利政策,成为海峡两岸游客首选旅游目的地和中转地。拓宽海上直航通道,做大闽台港“环海峡邮轮旅游”航线。争取两岸相关机构来闽设立办事机构,推动福建成为两岸事务性商谈重要协商地。

  平潭打造台胞从业、居住第二生活圈

  创新社会管理服务机制,推动建设与台湾生产生活紧密衔接的产业园区和台胞社区,将平潭打造成台胞自由往来、从业、居住的第二生活圈。达2020年,基本实现与台湾地区经济全面对接、文化深度交流、社会融合发展。

  平潭加快建设国际旅游岛,

  构建海峡旅游廊道、陆海旅游环、旅游核心体验区、旅游融合互动基地和服务保障基地的“一廊两环五区多基地”开发格局。创建“生态示范城市”、“平潭智慧岛”,建设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争取到2020年境内外游客和旅游收入比2015年分别增长两倍。

  力争2020年县域内就诊率达90%以上

  根据《规划》(草案),福建将从差别化的财政投入、医保支付、医疗价格、人事管理、绩效考评等政策入手,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农村流动,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加快培养全科医师,建立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到2020年县域内就诊率达90%以下,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

  要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大力实现县级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程,发展远程医疗、移动医疗,完善乡村医生管理政策。到2020年,每千常住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达6张,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分别达到2.5人、3.14人。

  2020年每千名老人机构养老床位数将超35张

  未来5年福建将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推进养老、医疗保险实现人员全覆盖。逐步完善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制度,完善基本养老关系转移接续政策和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办法,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养老保障待遇确定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

  同时,福建将推行符合群众意愿的养老方式,形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完善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补贴政策,推动公办养老机构运营社会化,培育和发展为居家老人提供家政服务的产业链。到2020年,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机构养老床位数超过35张。

  建立行政许可和处罚“7日双公示”制度

  未来5年,福建将健全自然人信用信息数据库,建立以重点职业人群为核心的自然人信用管理。福建还将建立企业信用承诺制度、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7日双公示”制度。

  健全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完善异常经营名录和黑名单制度,构建多部门、跨地区联动响应和信用惩戒机制,建立失信行为有奖举报制度和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培育和规范信用服务市场,推动信用服务产品广泛运用,建立公共信用信息有序开放制度。健全信用信息主体权益保护制度,建立信用信息侵权责任追究机制,强化信用信息安全管理。

  教育领域开展“双证融通”改革试点

  福建将推动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互动共融,全面实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开展“双证融通”改革试点。福建还将创建学习型社区,建立个人学习账号和学分累计制度,推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畅通继续教育、终身学习通道。

  争取国家支持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集中优势资源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创建若干一流学科,支持有条件的高校争创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优化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结构,扶持发展应用型专业。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基本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拓宽学生成才发展通道。

  5年培育2家以上过百亿文化企业

  福建将从加快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深入挖掘朱子文化、林则徐精神、严复思想等福建历代知名人物精神内核,挖掘和弘扬红色文化、海洋文化,大力拓展“互联网+文创产业”,并实施文化产业龙头促进计划,培育2家以上总资产超过100亿元、5家以上超过50亿元文化企业。

  《规划》(草案)还提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群众文化需求征集和反馈评价机制,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保障机制,鼓励党政机会、国有企事业单位和学校的各类文化设施向社会免费或优惠开放,建立健全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创新公共文化设施管理模式,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开展社会化运营试点。加强对实体书店的支持,倡导全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