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两岸经贸
王建民:今年上半年两岸经贸发展趋冷
文章来源:中国台湾网  作者:王必佳  发布时间:2016-07-04  点击数:  分享到:
59.2K

刊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王建民的评论文章分析2016年上半年两岸经贸发展情况。王建民指出,整个两岸经贸关系发展显著趋冷:两岸经贸制度化协商与互动机制中断,两岸大型经贸交流活动减少,两岸贸易持续萎缩,台商对大陆投资减少,大陆民众赴台旅游缩减,未来两岸经贸关系发展很不乐观。不过,两岸民间或地方性的经贸交流合作仍在持续发展,而且可能成为未来两岸经贸合作的主要方式与途径。

全文内容如下:

2016年初台湾两场重大选举结束,台湾政局巨变,两岸关系发展也进入不确定时期,必然影响与冲击两岸经贸关系发展尤其两岸经贸制度化合作。年初以来,整个两岸经贸关系发展显著趋冷:两岸经贸制度化协商与互动机制中断,两岸大型经贸交流活动减少,两岸贸易持续萎缩,台商对大陆投资减少,大陆民众赴台旅游缩减,未来两岸经贸关系发展很不乐观。

受岛内政治与两岸关系发展大环境变化影响,两岸经贸发展的重要推动者、参与者台商处境尴尬,对未来两岸经贸关系发展表现强烈忧虑。加上两岸经济转型与外部经济形势未能好转,今年以来台商对大陆投资出现减少迹象。据台湾“经济部”统计,1-5月,台当局批准台商对大陆投资项目仅97件,同比下降23.6%;核准投资金额34.3亿美元,同比下降2.2%。相对的,台商对大陆以外地区投资持续增长,是否预示着台商对境外投资格局发生新的变化,值得关注。

大陆企业对台投资虽因基数低有显著增长,但投资项目与投资总额严重偏低以及个案因素所造成,不具“陆资入岛”发展的趋势性意义。依台湾“经济部”统计,1-5月,台当局批准大陆企业对台投资67件,同比增长15.5%;投(增)资1.5亿美元,年增长2.3倍,主要是凯迪绝缘技术公司投资近1亿美元所致。相反,台当局对大陆企业对投资尤其是股权收购有收缩态势,未能开放各界关注的大陆企业入股台企政策,导致北京紫光集团宣布放弃去年入股三家台湾半导体企业计划,这是两岸经贸合作的一次重大失败,是台湾岛内政治变化的必然结果。相对的,台经济主管部门却对外商如荷兰艾司摩尔(ASML)收购台湾半导体汉微科技公司表示支持,显然台当局对陆资与外资有着不同的待遇,必然影响未来大陆企业对台投资与两岸经济合作。

在外部经济环境不佳与两岸关系出现新的变化形势之下,今年上半年两岸贸易持续萎缩。1-5月,台外销订单总额合计1653.7亿美元,同比下降8.4%,已是连续14个月负增长,创史上最长衰退纪录。其中来自大陆的外销订单也持续衰退,前5月平均衰退达10%左右。受此影响,1-5月,台湾对大陆出口(不包括香港)272.7亿美元,同比下降13.5%;台湾从大陆进口173亿美元,同比下降7.2%。

特别是受政治、经济等多种因素影响,上半年发生多起两岸经济贸易合作暂停或缩减事件,包括台南目鱼契作暂停,大陆禁奢令及对台湾农产品进口检验趋严导致台湾水产品出口大陆量价齐跌,其中1-4月,台湾石斑鱼对大陆出口只有6048吨,同比减少15%;出口金额15.4亿元新台币,同比下降近40%。

大陆民众赴台旅游热也开始降温。2008年马当局开放大陆民众赴台旅游后,陆客赴台人数持续增加,2015年达到418万人次。今年以来,由于岛内政局变化与两岸关系发展不确定性上升,上半年大陆民众赴台交流与观光有所减少。据台湾统计,1-5月陆客赴台总数超过180万人,但敏感的5月陆客赴台旅游逐步减少,只有32.7万人次,同比下降12.2%,预计下半年赴台陆客总数可能只有155万人次,全年预计只有335万人次,较上年可能减少60-80万人次。

在双重因素夹击下,两岸经济制度化、机制化合作面临中断的风险显著增加。一方面,由于民进党当局不承认“九二共识”,导致两岸两会的协商机制的政治基础不复存在,影响到两岸货物贸易协议协商签署以及其他经济合作协议的协商。ECFA框架下的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经合会)因岛内选举与政局变化已近一年半(17个月)没有开会,旗下六个工作小组今年也没有联系沟通,基本已停止运作。另一方面,民进党当局的两岸经贸政策转趋保守与消极,影响两岸经贸关系发展与经贸合作。蔡英文提出要“告别过度依赖单一市场现象”的政策宣誓,不会采取积极、开放的两岸经贸政策,而是采取更消极、保守的两岸经贸政策,又全面推动“新南向政策”,从而压缩两岸经贸合作空间,影响两岸经贸关系发展。

      不过,今年上半年以来,两岸民间或地方性的经贸交流合作仍在持续发展,而且可能成为未来两岸经贸合作的主要方式与途径。6月初,两岸电商在昆山签署三项合作意向书,推进两岸电子商务合作。大陆仍持续推动两岸民间经贸交流与合作,为台商在大陆投资经商创造更好的条件,鼓励台湾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大陆许多经贸园区也在持续积极争取台商投资合作。可以预期,未来两岸经济制度化合作面临的困难会越来越大,两岸经贸关系发展将转向以民间为主体的推进方式,两岸贸易与台商对大陆投资能否出现好转,仍存在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