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新闻
印尼多次提价对华LNG出口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网综合  作者:  发布时间:2013-05-15  点击数:  分享到:
59.2K
 

迫于印尼政府方面的压力,上周末中海油董事长王宜林表示已经做好印尼单方面提高对华液化天然气(LNG)出口价格的准备。

    5月13日,路透社报道称,迫于印尼政府方面的压力,上周末中海油董事长王宜林表示已经做好印尼单方面提高对华液化天然气(LNG)出口价格的准备。  

    印尼LNG采购合同是中海油为福建LNG接收站的运营签订的为期25年进口大单。由于当时国际气价比较低,因此双方议定的长期协议价格很低,“最初甚至不到2.4美元/百万英热单位(约合0.56元/立方米)”。  

    “随着国际气价的不断攀升,从2011年开始,印尼就考虑调整长约价格。由于印尼与中海油的长约合同中存在调价机制,因此中海油也有可能接受了对方的提价要求。”当天息旺能源分析师王瑞琦说。据悉,此次印尼方面向中海油提出,它们打算将价格提升至7-8美元/百万英热单位。这意味着中海油将面临价格翻番的结果。  

    对此说法,中海油方面不予回应。  

    “印尼现在单方面提价,似乎并不符合商业原则;但应该承认,相比卡塔尔等国的出口气价和目前远东市场现货价格,7-8美元的单价还是比较低的。”王瑞琦表示。  

    2008年前后,中海油与卡塔尔方面也签署了类似的长期采购合同,由于当时国际气价高企,因此中海油的采购价格竟达到了15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左右;而今年3月前后,远东LNG现货价格也达14美元/百万英热单位。       

    印尼寻求提高出口至中国的LNG售价      

    印度尼西亚油气上游业务监管机构SKK Migas负责人Rudi Rubiandi周一表示,本月晚些时候,印尼将向中国派出代表团,寻求提高其出口至中国的液化天然气(LNG)价格。Rubiandi对记者表示,上周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CNOOC Ltd.,简称:中国海洋石油)管理人士来访时双方已经进行了磋商。印尼代表团将于5月30日赴华(此消息来自道琼斯)。      

    印尼已两番提价  

    此次,印尼方面准备提价的LNG气源来自该国东固气田,2002年中海油即与对方签署了采购框架协议。  

    据了解,东固项目是印尼第三大LNG输出终端,每年生产约760万吨LNG。印尼计划在2019年将东固项目产量每年增加380万吨,并将产量的40%以上留作本土消费使用。目前中海油拥有东固项目13.9%权益,排在BP和 MI Berau B.V。之后。  

    上周五,王宜林与印尼能源部长Jero Wacik在雅加达进行会晤时,王告诉对方,中海油已经做好应对印尼方面提价的准备,即中海油准备接受印尼方面所提出的涨价至7或8美元/百万英热单位的价格。  

    有知情者回忆称,印尼方面现在的报价已较2002年双方议定的价格翻了好几番,“当时双方约定以国际油价25美元/桶为基础,确定天然气出口价格,即2.4美元/百万英热单位”。  

    印尼方面认为,已签订的价格协议不是一个可以接受的市场价格,“印尼给予日本和韩国的价格高于16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同时印尼本土价格也超过了10美元/百万英热单位”。  

    这已不是印尼方面首次提出涨价要求,2006年它就在已签署框架协议的情况下,逼迫中海油接受再涨价40%的要求。  

    据知情者回忆,当时中印双方计划在2002年已签署的框架协议基础上,签署具有法律效力的商业合同。“那时中海油已启动福建LNG接收站项目工程,并安排2007年东固气田资源开始向中国出口”。  

    然而印尼方面却突然以资源不足,难以满足中、美、印等多国市场需求为由,要求提价40%,以保证框架协议的执行。  

    “为保证项目顺利投产,中海油还是答应了印尼方面的要求。”他说。  

    现在,印尼方面又提出了涨价要求,中海油又一次不得不接受了印尼方面的要求。“现在中海油方面所购买卡塔尔天然气价格高达15-18美元/百万英热单位,它当然不愿放弃价格低一倍的资源了。”上述知情者称。  

    多份合同价格迥异  

    由于中国天然气需求旺盛、且中央政府提出了宏大的远期消费目标,因此承担天然气进口任务的三大石油央企都有着很强的天然气进口冲动。  

    然而,因为国内天然气价格管制严重,所以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都在签署LNG采购合同时有时会“患得患失”:采购价格高了,石油央企将不得不承受高额的气价倒挂亏损;而采购量不足,又难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更难以在完成政府规划上向中央政府有关部门交代。  

    2012年年报显示,中石油当年进口天然气亏损419亿元;今年一季报更显示,其当期进口天然气再亏损144.5亿元,“这些主要是西二线气价倒挂造成的。”有中石油人士称。  

    于是,一旦它们遇到价格合适的资源,往往会不惜代价地抢购。毕竟在国际市场上,出尔反尔的天然气卖家并不多。  

    2003年中海油从澳大利亚方面采购的LNG供应价格仅为2.35美元/百万英热单位,比印尼方面的价格还低。然而时至今日,澳方仍严格按照合同执行交易。  

    受惠于此,目前深能源旗下、多家以澳洲气为燃料的燃气电厂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经营利润率。即便在2010年后,全国范围内火电企业普遍亏损的情况下,它们仍拥有每度近0.1元的利润。  

    “我们的原则是价格高时,我们会在价格公式允许的范围内向中方让利;相反,我们也会在气价低时,要求中方给予同样的回报,但一切都会在合同约定范围内进行波动。”一位西澳大利亚驻华官员如此阐述他们的商业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