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新闻
今年厦门国税力推五大变革
文章来源:厦门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4-01-13  点击数:  分享到:
59.2K

  >>五大变革

  1

  取消税收管理员,搭建统一的数据平台,建立行业模型、纳税评估数据库、大企业风险特征库等信息化平台,对税源风险进行全面监控

  2

  严格“治权”、“限权”,逐步建立健全依法治税五大制度,创新“依法行政综合绩效考核”、“规范行政裁量权”、“重大案件审理”、“法律顾问制度”以及“黑名单”机制

  3

  全面提升办税厅服务水平。所有办税事项均在办税厅受理,其中95%的业务实现一站办结,办税厅从办税中心向服务中心转变,新增政策咨询和法律维权等功能

  4

  网上税务局功能更加强大,九成国税审批事项可网上提交、查询和办结, 实现全程无纸化运作。“网购”发票和在线真伪查验功能将进一步升级

  5

  与高校专业绩效团队合作,以现代绩效管理理念为导向,建立具有厦门国税特色的绩效考核体系,逐步实现覆盖所有部门、所有岗位的全员考核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是落实总局税收现代化部署的第一年。如何创新理念,凝聚共识,如何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服务“美丽厦门”建设,如何抢抓机遇,开启税收现代化新征程,成为最近全市国税系统上下讨论的热词。新年新发展的谋篇布局,在厦门国税已经逐级展开。

  10日上午,在全市国税工作会议上,厦门市国税局主要领导李华泽简要回顾了全市国税系统2013年的工作,并部署安排2014年的工作。李华泽告诉记者,作为特区重要的经济管理部门,今年国税部门将从服务发展大局的站位出发,力争组织税收收入增长8.6%,与经济增长相协调,为厦门经济建设提供财力保障。今年国税部门力推五大变革,破除发展瓶颈,以敢担当、不避难的勇气,推进税收现代化新征程,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作出积极贡献。

  主动融入厦门经济发展

  围绕“美丽厦门”发展战略,2014年我市国税部门将跟踪了解上海自贸区等相关政策情况,继续推动多项政策建议,主动融入厦门经济发展;开展税收与经济的关联性分析,从第三方获取经济运行指标,从税收视角反映产业、行业等宏观经济态势,为地方经济政策决策提供帮助;扎实推进铁路运输、邮电通信等行业营改增改革,进一步推进厦门现代服务业发展,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的热点问题,为推进税制改革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同时,国税部门还将围绕我市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和产业链建设,加强跟踪管理和服务,落实好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中小企业发展等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助力特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推进依法行政“五大制度”

  税收法定是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内容,今年厦门国税通过税收执法根本制度的创新,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今年市国税局将严格“治权”“限权”,积极探索建立“依法行政综合绩效考核”、“规范行政裁量权”、“重大案件审理”、“法律顾问制度”以及“黑名单”制度;从打击出口骗税、加强发票管理和日常检查三方面,打击涉税违法,维护税法刚性;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做好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权的规划和后续管理,坚决杜绝自行设定的行政审批项目,以及增加行政审批环节和涉税资料等行为,切实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

  征管改革全市推广

  当前,纳税人数量、组织机构和经营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对税务部门征管和服务工作提出新挑战。去年征管改革试点在湖里和同安顺利完成,今年将在总结试点单位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广到全市。我市税收管理实现由管户向管事转变,企业也将告别税收管理员,从户籍管理向风险管理转变。国税部门将充实和完善行业评估指标,利用第三方数据,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合理确定税收管理风险点,实现税源风险管理的全面监控。通过建立完善的行业模型、纳税评估数据库、大企业风险特征库等数据平台,利用出口退税预警系统、房地产行业预警信息等,加强风险评估和识别。这些建立在信息化和数据基础上的 “电子眼”将成为风险识别和管理的“利器”。

  全员考核突出厦门特色

  今年国税部门将在以前目标考核的基础上,与高校专业绩效团队合作,做好总局绩效指标与本地指标的对接和融合,逐步实现覆盖所有部门、所有岗位的全员考核,破除“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管理瓶颈。突出结果为本、质量为先、效益为纲,搭建具有厦门国税特色的绩效考核体系。此外,国税局还将依靠科技手段,持续深化内控机制建设,优化内控机制风险指标,实现执法风险和廉政风险的信息化防控,做到流程监控、痕迹管理,把制度的“笼子”编织得更细密、更切实、更管用。

  >>链接

  市领导肯定国税工作

  日前,市委、市政府领导对厦门国税工作作出批示,对厦门国税过去一年所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

  批示指出,2013年市国税局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克服各种困难,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工作力度大,服务措施实,有力助推了全市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更难能可贵的是厦门国税局在培植税源,服务企业中实现了税收的稳定增长,值得充分肯定和表扬。希望新的一年里国税部门再接再厉、开拓创新,重视纳税人的合理诉求,不断增强服务意识,为政府和人民聚好财,更好地服务“美丽厦门”建设。

  >>回顾2013

  改革关键词

  关键词?:征管改革

  从去年9月起,同安、湖里两区的纳税人率先告别“专户专人”税收管理员制度。此次改革中,国税部门进一步简化办税流程,将纳税人申请办理的日常事务性涉税业务,转移至办税服务厅办结,对普通发票票种核定、变更和注销税务登记等常用业务,实施“差异化流程”。目前,已有160项业务前移到办税厅一站办结,多个涉税项目取消下户调查。

  关键词?:“网购”发票

  如今,厦门市国税纳税人申领发票有2种方式可以自由选择,即可上门到“办税大厅申领”,也可选择 “网上申领、邮政配送”。从去年11月起,厦门市国税局联合厦门邮政EMS推出网上申领发票速递服务。纳税人通过厦门国税网站,在线向国税机关申请领用发票,鼠标一点EMS将发票快递上门。例如纳税人下午四点前网上提交申请,发票可在次日下班前送到。

  关键词?:厦门国税微宣传

  2013年9月,厦门市国税局在腾讯微信、在新浪、腾讯和搜狐三大平台同步开通官方微信微博。“厦门国税微宣传”目前总粉丝数量达到3121人,累计主动推送信息788条,与网友互动超过2126人次,初步建立起以微信为主体,联动多平台微博的微宣传格局,市民可随时了解税收资讯,对纳税人最常提出的查询事项设置自动回复,“手指一点”就可查询申报期、服务厅地址、办税指南等信息。

  关键词?:统一处罚标准

  从去年2月起,我市国、地税联合出台《厦门市税务行政处罚裁量权执行基准》,涵盖了国、地税所有的涉税业务,具体包括七项违法违章种类,并具体规定了44项违法行为的处罚标准,使我市国、地税对事实、性质、情节及社会危害程度等处理一致,防止自由裁量权的滥用,保障纳税人合法权益。

  关键词?:维权新渠道

  去年4月,厦门国税“纳税人权益保护中心” 正式成立。该中心由市国税局牵头,借助社会团体、法律援助机构、志愿者等“第三方”力量,为企业提供纳税维权、法律援助及宣传服务。中心成立后,在工商联、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和台商协会三个维权服务点也同时启用。此外,国税部门还首次委托第三方开展纳税人满意度调查,并将调查结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也就是说,税收管理员的考评等次,甚至干部提拔,纳税人满意度将成为“重要一票”。

  亮彩数字

  413.9亿

  税收质量全国前茅

  去年组织税收收入413.9亿元,同比增长9.2%,收入质量在总局考核中持续名列前茅。国税贡献的地方财政可支配财力达111.97亿元。

  314.1亿

  出口退税推“事前预警”

  开展风险分析、风险提示和退税评估出口退税预警工作,去年全年办理出口退税314.1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国税部门提供地方财力、办理出口退税这“两个回报”超过税收收入规模。

  42.13亿

  减税礼包促产业升级

  多渠道了解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创新纳税人课堂、网络教学、多媒体平台送税法,提高政策辅导的深度广度,认真宣传落实各项结构性减税政策,去年全年减税42.13亿元。

  93%

  九成营改增企业减税负

  顺利实施广播影视业、铁路和邮政业等营改增扩围改革,全年营改增企业总体税款减少7.03亿元,93%以上的试点企业税负下降,下游企业增加了进项抵扣36.81亿元。

  13.34亿

  三项收入占比超3%

  优化法治环境,深入开展税收专项检查、打击发票违法和骗取出口退税活动,税务稽查、反避税、纳税评估三项收入合计13.34亿元,占总体税收直接收入3%。

  >>展望2014

  办税新看点

  2014年,厦门国税将全面推动税收征管与服务的创新。在新的一年,厦门纳税人将有不一样的办税体验。

  审批:网上一站办理

  2014年,厦门纳税人将体验到厦门国税“网上税务局”带来的好处。厦门国税网上审批系统将全面升级,纳税人只要一台联网的电脑,经过数据认证技术验证后,就可以实现网上提交、进度查询和网上办结一条龙服务。整个涉税审批过程既不需到税务局当面提交,也不需提供任何纸质资料,纳税人提供完整的电子数据后,九成国税审批事项均可网上一站办结。

  微信:在线预约办税

  2014年,厦门纳税人不光在办税厅可以现场咨询,也可以预约税收业务专家,专家将提供量身定做的咨询服务。此外,随着厦门国税办税服务厅综合管理系统的上线,纳税人只要关注“厦门国税微宣传”官方微信,就可以通过微信平台实现在线预约办税。目前国税九成以上的业务已实现同城通办,纳税人可通过手机实时查询各办税厅人流量,避开拥堵高峰,选择最合理方案办理各类涉税事项。

  黑名单: 曝光欠税“老赖”

  近年来,一些恶意欠税的纳税人在税务机关对其调查时,采取转移资金、商品和货物等手段,致使国家税款流失。从2014年起,厦门国税将推行“黑名单”制度,对重大偷税、骗税、虚开发票案件进行曝光,对常欠、久欠和大欠的“老赖”给予公告,增强税法的威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