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手机在印度市场的占有率正在下跌。近日,市场调查机构SA(Strategy Analytics)公司发布的数据称,中国的小米公司在印度智能手机市场继续保持领先,市场占有率达到31%。而韩国三星从去年的冠军变为亚军,市场占有率为26%。三星为何失去了第一宝座?今后有何良策?
成也线下败也线下
手机之家编辑蔡勤分析认为,三星在印度市场份额的下跌主要是由于受到不断崛起的中国手机产品的冲击。他表示:“整体上,印度消费水平比中国低,中国产品更低的价格、更高的性价比,自然容易被印度消费者所接受。”
除了价格因素,蔡勤还表示,三星失去销售第一的宝座,可谓“成也线下、败也线下”。据了解,在本世纪初,三星就已进入印度市场。最初只是按部就班地发展,2012年左右,三星手机抓住诺基亚撤离留下的市场空当,一举成为印度手机市场的翘楚。三星效仿诺基亚的战略,重点关注线下分销渠道,并在线下业务注入大量资金,建立起专门负责与实体零售商对接的销售队伍。2014年,三星在印度的手机零售商已经超过5万家,销售渠道具有先发优势。然而,这也成了三星日后的包袱。
有关专家称,“印度智能手机的线上销售占比超过一半”。当以小米为代表的其他亚洲国家产品打入印度市场后,作为新兴品牌,其产品更注重也更擅长线上销售。例如,小米把一套成功打法搬到了印度:与印度本土电商平台弗利卡特 (Flipkart)合作,使用“饥饿营销”的手段,低价出售智能手机,取得了成功,与三星的线下销售渠道形成鲜明对比。
除了线上的成功,小米印度的负责人玛努贾恩 (Manu Jain)认为,小米在印度取得成功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赶上了“印度制造”的浪潮。
据悉,印度总理莫迪提出了“印度制造”的目标。小米随之于2015年在印度开设了第一家加工厂,并在数月之内开始投产。小米又在印度相继设立了数个工厂。“小米在印度销售的手机95%以上来自印度国内制造,这让小米手机可以避开印度的关税。”玛努贾恩说,印度关税也帮助小米把一些竞争对手挡在印度市场之外。
一个“非常激进的计划”
小米的崛起令三星在印度遭到了劲敌,两家厂商轮流“坐庄”,加之一加、OV等厂商的进入,竞争十分激烈。面对此情此景,三星还想再“赌一把”。三星高级副总裁辛格近日表示,三星制定了一个“非常激进的计划”,力求保住在印度市场的领导地位。
据悉,这一“非常激进的计划”,核心在于依赖Galaxy J和Galaxy A两个中低端系列产品。为进一步降低售价,三星还计划向小米等厂商“取经”,把在印度市场售卖的机型全部放在印度生产,这样就能少交一大笔税款。
虽然三星在市场份额方面频繁被对手赶超,但三星在旗舰机领域对印度市场的把控仍然非常牢固。不过,让三星不安的是,近期,中国品牌一加在印度市场“风生水起”。一加进入印度不到4年时间,却凭借“社区建设”战略、社交媒体营销和价格竞争优势成功上位,甚至某些机型成了印度市场销量最高的旗舰机型,也由此被称为“旗舰杀手”。
蔡勤表示,中国手机在印度市场的能量并未完全释放,未来,三星在印度的日子并不好过,是时候思考如何应对来自其他国家的竞争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