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新闻
巴黎难撼伦敦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文章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8-09  点击数:  分享到:
59.2K

近日,欧盟“脱欧”谈判首席代表米歇尔·巴尼耶透露,欧盟已与英国就“脱欧”协议的80%达成共识。尽管如此,对关税等问题仍然争执不下。此外,跨国金融机构何去何从也让欧盟等国“头痛”。业界专家表示,伦敦是世界重要的金融中心,英国于明年3月正式“脱欧”后,会给欧盟其他成员国的金融体系带来风险,同时会创造巨大机会。

“英国有大量的外国金融机构,从业人员数量多。”全球化智库研究员、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储殷接受《中国贸易报》记者采访时说,英国“脱欧”后,这些从业者出入境手续、家属居住安排、是否在英国享受欧盟的一系列服务待遇等,都存在不确定性。

在这种情况下,伦敦的跨国金融机构将面临“留”和“去”的问题。“留下就无法享受到欧盟成员国的金融优惠政策。去何地以及如何开展业务也不是个简单的问题。”商务部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接受《中国贸易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在跨国金融机构犹豫不决之时,法国、德国、卢森堡等国伸出“橄榄枝”。据悉,旨在加强巴黎金融地位的巴黎欧洲金融市场协会近期宴请了200名金融界重要人物,法国总理菲利普出席并宣布一系列新举措,希望吸引总部位于伦敦的国际金融机构入驻巴黎。

“法国想借英国‘脱欧’契机推动巴黎金融业的发展。”白明表示,虽然一些金融机构对法国感兴趣,但大部分还持观望态度。另外,巴黎吸引的主要是来自欧盟成员国的金融机构,美国、非欧盟成员国的金融机构还是会侧重选择伦敦。

据悉,伦敦是世界上最大的股票基金管理中心,伦敦证券交易所交易的外国股票远远超出英国本土的股票。机构投资者在伦敦证券交易所各市场的股票投资和交易方面占绝对优势,交易份额在80%以上,伦敦管理着几乎一半的欧洲机构持股。不仅如此,由于伦敦的工作时间与美国、中东和亚洲重叠,在英国进行的国际交易量极大。

“在短期内,巴黎很难替代伦敦成为欧盟的金融中心。”储殷表示。金融业者几乎都是高收入者,法国福利高、税收重,本国的高收入者都很难留住,财富再分配的形态难以吸引外来人才。何况“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任何体系有上游、下游以及延伸的服务机构,伦敦金融中心的历史地位是长期形成的,不是单纯的拥有办公楼、人员和金融机构,而是具备良好的金融软环境,伦敦本身具备这种金融业态。

白明说,国际金融业的通用语言是英语,信息平台文字以英语为主,虽然也有法语或其他语言,但是使用较少,其相关专业出版物数量也不多。如果想要成为欧盟的金融中心,并拓展业务量,在法国成立的金融机构需要提供更多的英语服务。

“虽然巴黎、法兰克福、卢森堡也是区域性金融中心,但是业务量、发展水平始终不能与伦敦相提并论。英国‘脱欧’后,欧洲大陆能否形成新的金融中心,需根据欧盟今后的发展来断定。”白明说,在金融中心形成的过程中,自发性与政府改善环境缺一不可,跨国金融机构很可能采取的方式是不撤离在伦敦的金融机构,另在欧洲大陆建立新的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