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阿拉伯驻巴基斯坦大使纳瓦夫·赛义德·马利基日前表示,沙特计划向中巴经济走廊投资90亿美元,并在瓜达尔投资建设大型炼厂。未来,沙特将积极参与瓜达尔各类产业投资项目,并与中国一道,努力将瓜达尔港打造成印度洋上的一颗明珠。这意味着中巴经济走廊建设项目开启了多边合作模式。
“沙特参与到中巴经济走廊相关项目的建设,符合‘一带一路’倡议的共商、共建、共享理念,真正实现了‘一带一路’建设所倡导的中国创意全球共享。”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胡必亮告诉记者,参与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是沙特积极融入“一带一路”的重要实质性举措。
据了解,沙特提出的“2030愿景”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高度契合,为两国在经贸、投资、金融、能源等领域合作奠定了基础。沙特对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参与,表明了“一带一路”建设的开放和包容,是“一带一路”建设步入新阶段的良好体现,对“一带一路”的深远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巴经济走廊位于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的交汇处,瓜达尔港的区位优势非常显著。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表示,作为OPEC重要成员国、世界最大产油国沙特对瓜达尔港的投资,说明了中巴经济走廊项目建设广受认可,证明了“一带一路”倡议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是用实际行动对来自个别国家的负面声音的有力回击。沙特选择在这里建设大型炼厂,除了表明其看好对瓜达尔港的投资以外,更表明了其对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充满信心。
据了解,瓜达尔港自由贸易区的建设目前正在稳步推进,而距其不远就是举世闻名的霍尔木兹海峡,每年数量可观的油气资源就是通过这条海峡进行运输的。刘英告诉记者:“沙特对瓜达尔港投资,不仅是因为其在‘一带一路’上具有区位优势,更表明沙特对该地区成为交通枢纽、制造业中心和能源网络中心的看好。中巴经济走廊建成以后,瓜达尔港将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连接起欧洲与亚洲的庞大能源网络,背后蕴藏的价值不言而喻。”
事实上,不仅是沙特,世界上的其他一些国家同样也对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充满兴趣。2018年9月10日,英国议会跨党派“一带一路”和中巴经济走廊小组正式成立,目的就是帮助英国议会增加对“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巴经济走廊项目的了解,并为英国企业界提供积极参与、寻求机会的平台。而此次沙特的加入,则意味着中巴经济走廊项目的建设模式已经从以往的两国双边合作向未来的多边共建进行转变。
胡必亮认为,这样的变化将有助于实现中巴经济走廊建设资金来源的多元化,有效减轻建设压力,保障资金供给。刘英则认为,随着更多国家和企业的加入,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有望提速。此外,中巴经济走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也将更具活力。
“建设参与方的增加,可以激活中巴经济走廊的市场需求,使设施得到充分利用,让中巴经济走廊能够可持续发展。”胡必亮说。
据刘英介绍,“一带一路”作为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截至目前,我国已经与全球的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大约150份合作共建“一带一路”的协议或备忘录。在她看来,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模式从双边合作向多变合作转变,将有助于提高“一带一路”的建设质量和标准,同时增强建设的国际化和透明度。“中巴经济走廊是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的旗舰项目,同时也将成为各国‘共商共建共享’的一个示范性项目。”刘英说。
尽管未来参与的国家可能更多,但中国在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却并不会被减弱。“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要考虑的不仅仅是在经济层面,同时还会加深两国在政治上的互信程度。在经济多样化的过程中,随着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不断推进,中巴两国的政治信任程度会持续深入。而作为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最大参与者,中国和巴基斯坦未来必然会继续紧密合作,关系不会随着合作参与方的增加而发生实质性的改变。”胡必亮说。